@Lenciel

漏斗是一个正确的模型吗

最近跟 Arthur 聊起来「漏斗」,他说,很多时候,funnel 不是个正确的模型,loop 可能才是。

我说,漏斗本来就是销售「漏斗这个营销模型」的销售话术。

Arthur 说,这什么鬼?

我在刚刚负责增长的时候,就对漏斗模型有一点点怀疑。因为它很像我们研发圈子里的「敏捷」这类方法论:历史悠久,逻辑上闭环可行,但几乎看不到作为方法论落地之后,数据统计口径带来的成功案例。

甚至一定程度上,既然是漏斗,就有每一层的转化率,而营销恰好是说不清每一层的转化率的,因此,它给营销的同学带来的麻烦好像是比收益还要多的。

那为什么大家都用「漏斗」这个模型呢?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呢?

下面是我的一点发现。

治学先治史

销售漏斗的前身是「AIDA」模型:Attention - Interest - Desire - Action。在 19 世纪末的个人上门销售时代,这个模型就已经在销售人员的圈子里广为流传。

到了 1942 年,William Townsend 出版了一本讲债券销售的书叫做《Bond Salesmanship》,第一次在 AIDA 的基础上加入了漏斗的比喻:

Don't touch me...

你可以看到,在书里面,强调的是在一次单一的接触中,按照几个阶段把单一的潜在用户「漏」下去。而到了今天,漏斗上的各个阶段通常是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跨多个平台,针对各种不同受众的。换句话说,现在整个「漏斗」的关注点,已经不是关于把某个人在用户旅程转化掉了,而是怎么把大量的潜在用户扔进去,然后有一个不错的产出。

突然的爆发

虽然「漏斗」模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它真正的爆发不过十来年。

Les Binet 认为,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一次大众汽车的战略演示中,人们第一次比较正式的接触到了这个模型。

这之后,随着广告平台的不断推出和成熟,「漏斗模型」就变得逐渐流行起来:

Don't touch me...

一个模型,在被发明后的一百多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很沉寂。

它不是一个数据或科学主导的框架,甚至都没有正确描述广告运作的方式(后面还会说这点)。

然后,随着广告平台化,变得流行。

这让我有了一个结论:「漏斗模型」本质上是一种销售工具。它的流行只是因为大家需要一个直观和简单的框架来解释数字广告是如何工作的。

常见的批评

作为一个被广为使用的模型,因为前面说的原因,它难免在实际使用的过程里,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

我说的甚至不是负责营销的人去申请预算的时候,拿出这么个漏斗,经常被方案或者预算审批的人挑战究竟可以带来多少效果的批评。

营销人员自己对这个模型也有很多批评。

首先,它并不包括购买后的忠诚度。

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添加两个阶段1和一个回到早期阶段的循环来修复。比如下图所示的麦肯锡的忠诚度循环:

Don't touch me...

但现实生活不是这样的2,人们决定要不要买东西,不会也不该有一个这样地狱般无限轮回的心路历程。

除开现实世界没有「连续」之外,对「漏斗」的一个常见的挑战是现实世界没有那么线性。人们往往非常随机地碰到不同的触点,然后在他们自己都没法预测的,非常个性化的用户旅程中,形成转化。

关于这点,我很喜欢 Doug Garnett对用户旅程的可视化:

Don't touch me...

这种非线性在 James Hankins 最近的六边形模型中也有提及。这个理论认为用户旅程既不是线性的「漏斗」,也不是一个环。它认为每个品牌和个人差异都很多,人们一开始是被动地、潜意识地吸收品牌的东西,然后在某个触点触发之后,开始一个比较线性的分阶段的转化过程。

Don't touch me...

换句话说,它认为营销是非常个性化的。需要根据品牌自己的核心价值主张来自己定义核心的用户旅程。在这段核心的旅程中,需要把沟通的角色,信息的渠道和传递的内容定义好。

对实际工作的意义

上面这些学习对我来做增长有什么实际的影响或者指导意义呢?

「心理可用性」比「知道」重要

围绕「漏斗」的学习给我最主要的认知是,人类的购买行为不是系统 II 决定的3:认为人类的购买行为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所以通过广告用事实说服人们,让他们积极评价和考虑某种产品或服务,这是 20 世纪占据主导地位的广告思想。

但是在生产力过剩,信息渠道数字化的时代不再成立:除开少数的类似于买房买车的低频高客单价决定之外,人类的很多购买决策是潜意识和情绪驱动的,是非理性的。

因此,研究和建立用户旅程,在过程中建立心理可用性和创建品牌联想4,然后通过各种触点触发那些更接近购买的联想,比漏斗要接近现实世界的运作方式。

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心理可用性」(Mental Availability) 这个概念。这是一个在最近几年的市场营销学里面特别核心的概念:基本上,它认为让用户知道(awareness)是不够的,让用户在关键决策时刻能够想起你的品牌才是决定性的。

这是我比较看重「无提示第一提及率」的原因。

「用户旅程」比「漏斗」重要

最小可以简化为「Awareness → Consideration → Conversion」的这个漏斗,在各个阶段看起来都有明确目的。

但实际上,就像前面说的,广告的整个工作方式并不像广告从业者希望的那样,在用户购买决策中是一个「强有力」的影响因子,它其实更多是一种弱影响。

我们拿「Convention」来举例的话,以转化为目的的效果投放,很多的点击率只有万分之几,点击后的转化率很多也在千分位,做的好能够到百分位。换句话说,这个用来做「Convention」的广告,其实有 99.999%的时间,承担的只是其他转化以外的功能(比如展示)。

所以,使用「漏斗」这种分层的模型,很容易让你在组织和预算上按照这个模型把事情干得支离破碎5,并且把里面偏创造力的部分想成是一个可选的附加品:虽然它和奢侈品类似,需要很多很多钱,但它就是可以买到的。

总之,标准的「漏斗」不是帮助品牌更容易进入潜在用户的脑海,而是帮助那些已经进入潜在用户的脑海的品牌更容易被发现。所以它与其说是推动的是「mental availability」,不如说是推动的是 physical 或者是 digital 层面的 availability。

TODO

统计学上有一句名言,是「All models are wrong,but some are useful」。我觉得,再干一段时间增长,希望我自己可以拿出一个更好的 model,这里,立个 flag 吧。

  1. 例如 Loyalty 和 Advocacy。 

  2. 看到这个环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是《绝命毒师》里小粉被那个帮他戒毒的人说,他「Kafkaesque」了。 

  3. 假设你看过 Daniel Kahneman 的《思考,快与慢》,如果没有,就去看看。 

  4. 这部分理念,我感觉讲得最好的是 Byron Sharp的那些论著。 

  5. 有一些公司是按照所谓「upper funnel」和「lower funnel」去划分 branding 和 performance 的。 

《The Mom Test》

Rob Fitzpatrick 的这本书的全名很长:The Mom Test, How to Talk to Customers & learn if your business is a good idea when everybody is lying to you…

这个标题背后的意思是:如果你跟用户聊天,得有一些技巧以及对自己的约束,不然你很可能就会「被哄骗」。这样的哄骗未必是用户有什么不好的目的,本质上,它和你有一个点子去问自己的妈妈棒不棒一样:哄骗几乎是无可避免的。

然后整本书就是在聊这些技巧和约束,让你学会如何开始一场和用户间「真正的对话」,获得你的洞见。

整本书写得挺实在的。所有做产品和营销的人,无论 2B 还是 2C 都可以读一读。

下面是我的一些记录和思考

The Mom Test

这一章分两部分。

首先,是儿子 Rob 告诉自己的妈妈他想做一个电子菜谱,想问妈妈几个问题。妈妈为了不伤害自己的孩子,告诉他这个想法太棒了,还帮他做了一堆证明。

第二部分,是儿子 Rob 通过专注在母亲遇到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解决方案上,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

然后笔者带出了和用户进行有价值对话的三个要点:

  • 聊用户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的产品
  • 聊用户生活中已经发生的,跟产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具体细节,不泛泛而谈更不展望未来
  • 多听,少说

然后书里举了一些正面反面的例子。

好的问题

  • 你平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流程大概是什么样,用了什么东西?
  • 这个过程里面你不爽的是什么?
  • 为了解决这些不爽,你试过什么办法,为啥没有解决?

不好的问题

  • 你觉得这个产品怎么样?
  • 你觉得你愿意付多少钱?
  • 你觉得你会想买一个带 AI 功能的产品吗?

可以从例子里面梳理出一个共性:好的问题集中在用户的需求和问题,以及 TA 是怎么解决它的。不好的问题,出发点都是我们自己。

我读这个的时候会想,这几个好的问题里面,其实最重要的是第三个:

「为了解决这些不爽,你试过什么办法,为啥没有解决?」

如果用户抱怨说 TA 遇到了一个很烦恼的问题,但又说不出来 TA 尝试过什么办法去解决,大概率其实这不是个很刚性的需求。一个被鼻炎困扰的人,大概试过100多个偏方,一个说「我怎么吃都不长肉烦死了」的人,其实没有在烦恼。

Avoiding Bad Data

噪声对我们的判断有很大的干扰,但很多时候人其实是分不清看到的是噪声还是信号的。

所以人自以为是洞见的东西,大部分是迷信,在这种基础产生的思考和讨论,都是浪费 ATP。

作者对「跟用户沟通过程中的噪声」,做了个分类:

  • Compliments
  • Fluff
  • Ideas

Compliments

我觉得成人世界大部分的赞美是敷衍的,对我的产品的当然也不会例外。我听到有人夸魔镜,第一反应是问:「是吗,真的解决了你的问题吗?你之前怎么健身呢?为什么你觉得比之前的办法好呢?」

作者没有我刻薄,他很认真的写了个例子:

You: (end of the pitch) .. and that is why you need my product. Them: Sounds awesome! You: Yes it is it will save your business. Them: Really, really cool.

然后说,回到公司告诉大家这次会议很棒,是没有意义的。要继续问清楚,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为什么被我们的产品解决得挺好,这个赞才实在。

其实他跟我一样,就是怕敷衍。

赞美是好的,每个人都喜欢。

敷衍的赞美也可能给你动力。

创业是很孤独很艰苦的事情,动力很重要,所以大家喜欢被点赞的感觉。

但创业的人,大部分时候收获的不是物质回报,而是认知提升。

所以,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不要去寻求用户的点赞。真正地理解用户的问题,真正的解决用户的问题,才会有认知上实实在在的提升,往往也会换来真正的点赞。

Fluff

这里「Fluff」是指无用的信息。

如果你问了错误的问题,用户会给你很多「Fluff」。

比如:

「你会给小孩或者父母买一个魔镜吗?」 「是的,可能会。」

这不代表我们应该有面向小孩的内容或者老人的服务。这只是个开始,从这里寻找并且放大细节是非常重要的,比如:

  • 为什么要给小孩儿买呢?TA 现在锻炼身体的方式是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难道你不希望 TA 锻炼的时候都去户外吗?

Ideas

Ideas Are Easy

书里说:

Entrepreneurs are always drowning in ideas. We have too many ideas, not too few. Still, folks adore giving us more.

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大多数人都深信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

这里的用户包括了内外部用户,里面当然会有 VIP 也会有管理层。

怎么办?Rob 建议你继续问下面的这些问题:

  • 你为什么想要这个功能?
  • 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 没有它之前这个问题你怎么应对的?
  • 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你来说有多重要?

Asking important questions

如果你希望每次对话完了之后,拿到的是认知的提升而不是噪声,一个很重要的准备工作是要保持整个过程是基本稳定的,特别是你问的问题是基本稳定的。

这就跟面试一样,如果你问的问题没有框架,非常随机,你给面试者的评价很难公允。

这本书讲了准备这些问题的几个原则:

  • 不要逃避甚至尝试扭曲「坏消息」
  • 不要过分关注细节而失去了整体判断
  • 对不同利益相关方准备不同但固定的问题清单

这本书接下来的几章讲解了一些战术上的问题,比如怎么保持轻松一点的氛围让用户愿意坦诚表达;比如怎么对用户提到的问题进行跟进;比如怎么寻找目标用户,怎么对用户进行分层等等。里面有基础的知识,也有很多精彩的例子,都很值得认真读一遍。

但我觉得最核心的部分,也是贯穿全书的理念,就是:

  • 不要谈论甚至推销自己的产品
  • 让用户说,让用户说自己的问题和需求
  • 一起聊聊这个问题和需求,获得真正的认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