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iel

江湖儿女(6) - 如何给反馈

I)TL;DR

上一回说到,基层管理者遇到的第一关是怎么管理自己的能量

第二难的,我认为是学会给反馈,特别是负面反馈。

(当然,也欢迎大家给我留言或者邮件,如果你们有特别想探讨的别的话题。)

总体来说,给反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 润物无声,而不要蓄水泄洪
  • 褒贬搭配,但不要欲抑先扬
  • 给出建议,还更要给出目标

下面我们具体说说。

II)Why

提供反馈,本来不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

组织行为学专家 Mary Shapiro 说,「管理者不可能是唯一一个要求每个人的人,因为 TA 没法观察到正在发生的一切。并且,如果管理者是唯一一个对其他人赞扬或批评的人,群体动态就会受到影响。」

我和合伙人之前做 OD 相关的创业时,去看客户的团队,也会按照团队成员之间有没有高质量的冲突,有没有互相监督甚至逼对方去成长,把团队状态分五个级别。

意料之中,大部分的团队都呆在第一阶段。

这可能跟我们中国的文化有一点关系吧。因此,大部分基层管理者走上管理岗位的时候,是不会给下属提反馈的。

实际上,学会怎么给反馈,受益最大的是你自己。因为一方面,你的团队被你塑造出了更好的状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给出高质量反馈的人,一般也能接得住高质量的反馈。

而人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还要持续不断地进步,主要靠拿到高质量的反馈。

下面我们就具体聊聊怎么给反馈。

III)How

1)润物无声,而不要蓄水泄洪

你首先要带头,经常在团队里给其他人反馈。

只有这点做到了,后面的诀窍才有意义。

因为这样做,你才在塑造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人们为了彼此的进步和共同目标的达成,开放而坦诚。

「公开表扬,私下批评」,是一句错误的口头禅,千万别信。

因为当负面反馈被刻意「私有化」时,它通常会以另外的形式出现:比如背地里的流言蜚语,比如突然某次公开场合的「掀桌子」。

一开始你还不够熟练的时候,可以尝试在每周的1-1里强制自己加入反馈环节:给团队成员做得好的地方点赞,给做得不好的地方批评。

这样可以让双方都把这个动作变成预期内,定期都会发生的沟通。

管理者的一个核心职责是不要制造惊讶。

千万千万不要像开闸泄洪一样,只在类似于年终奖或者是职级晋升这样的关键沟通时,才告诉对方你觉得 TA 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这样即使是最能接受负面反馈的同学,也不可能有心情听你在说什么。

总之,有效的反馈一定是前置的,有效的组织一定是互相监督一起负起责任的。

2)褒贬搭配,但不要欲抑先扬

我们的文化比较讲究回避冲突。

Kim Scott 的《Radical Candor》是本特别好的书。

如果你没空看书,记住几个诀窍。

首先,不要欲抑先扬。

有些管理者,喜欢在批评人之前,先夸奖几句,展示自己的认可来缓和下属的不适。他们觉得这样表达了「千万别因为我批评你就焦虑,我也有认可你的地方」。

这一方面让你的负面反馈显得含含糊糊,同时又让你的正面反馈失去了可信度。

大胆、清晰、明确地提出你的负面反馈,对事不对人,就行了。

其次,注意褒贬搭配。

有很多证据证明,人要做出改变,更多还是因为正面反馈。所以,如果你还不熟练,你可以有意识地稍微关注一下自己给反馈的比例。

如果一个人你基本上只想给 TA 负反馈,你应该做的是淘汰。大部分员工,赞美他们的比例至少应该占 7 成以上。

但再次提醒,褒贬一定要根据具体的事情,分开进行,不混在一个时候做。

3)给出建议,还更要给出目标

给别人负面反馈是一种信任。

你在表达你相信对方改变的能力。

你在表达你相信你们会利用这些信息变得更好。

你在表达你们对团队更大的目标和宗旨的承诺。

试着用你想要你们一起达成的积极的结果,来描述你的建议,而不是用这个人有什么问题需要改正来描述。

所以,这个反馈是有固定结构的。

「具体说一遍你希望的目标是什么作为开头」+「详细描述你看到了什么行为或者产出让你担心这个目标的达成」+「具体给出你希望对方做哪些变化」+「明确表示你不觉得自己就对,希望对方解释为什么是这样作为结尾」

比如,不要说「我觉得你这个 618 的运营方案考虑得不够细致,你这个马虎大意的毛病得好好改改才行了」。

试试用「我们这个 618 要做这个品类的全网销量第一, 目前这个运营方案我觉得在某某某某地方还可以更细致一些,因为这样才能够有足够的转化率。我希望你能够通过 xxxx 的调整再给我一个细化后的版本。但我可能没有得到所有的信息,你也可以说一下之前这里颗粒度这么粗是什么考虑」。

以上。

江湖儿女(5) - 管理好自己的能量

I)TL;DR

管理上级、下级和平级,比较有杠杆的几个技巧分别讲过了。

仅仅是知道它们,给你带来的帮助会很有限。

一定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应用和调试它,发展出适合自己的管理风格。

因为管理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类的学科:你没法通过看 B 站学会骑自行车,你也不会通过看小报童变成一个出色的管理者

所以,是时候正式踏上管理岗位了。

你会遇到的第一关,是怎么管理好自己的能量。

它有一些技巧,并且,因为在学校时,我们接受的训练是对「成绩」的「不懈」追求,而很少学习怎么照顾好自己,所以,它还需要一些刻意的练习。

下面来详细聊聊。

II)Why

我认识的大部分基层管理者,从个人贡献者刚走上管理岗,都会忙得有点不知所措:一天下来,精疲力尽,同时又觉得没干一点儿「正事」。

Ta 们中很大一部分会动心思掉头回去做个人贡献者,「等自己准备好了再做管理」——然后其中的大部分,再也没有办法成为一名管理者。

表面上看,成为基层管理者,变得「不知所措」是不可避免的:一堆团队管理的「杂事」需要去解决;不停在不同抽象层次(上一分钟还在聊项目的整体策略下一秒钟就在做 code review)的上下文间频繁切换;立刻有反馈的输出变少,大量的工作需要比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到效果…..

但根据我的经验,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被提拔的这些优秀的个人贡献者,大部分都很好地管理了自己的时间。而转向管理后,最需要的是对精力的管理而不是时间的管理,Ta 们通常还不会这门技术。甚至一定程度上,管理工作还会粉碎 Ta 们对时间的「支配感」,造成额外的焦虑。

也就是说,优秀的个人贡献者,往往可以识别,并安排时间去解决那些团队里其他人没法搞定的问题。这是 Ta 们在同事里崭露头角的原因。

而作为一个管理者,你一周里最挑战的事情,不再是某个集群怎么扩展或者某个渠道营销物料怎么准备,而是一次次对话,一个个会议:里面有不少是艰难的对话,痛苦的会议。

管理好自己的能量,做好心理准备去面对这些艰难痛苦,是你能够胜任管理工作,并一步步承担更大的管理责任,需要练就的一个基本功。

下面我们聊聊怎么做。

III)How

1)做好准备

从干管理的第一天,你就要做好准备。

这包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不要动不动就心烦意乱或者无精打采:虽然每个人类都会时不时进入这种状况,但你得学会处理它(后面会说可能你可以怎么处理)。

这包括积极计划而不是被动响应。

你需要走在事情的前面,你需要在员工崩溃之前让 Ta 们不要崩溃。这里面包括非常多程序化的管理工作,比如看周报或者做 1-1 :认真去做,不要因为懒或者觉得乏味逃避这些工作。

走在前面,保证了你做判断和决定的时候情绪平静和头脑清晰,而不是在感到压力和不知所措时进行应激反应:这本身就会节省很多能量。

2)搞清楚哪里有问题

如果你做了一些准备,还是感觉「不知所措」。那么首先要弄清楚的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它是时间管理上的问题还是精力管理上的问题。

通常来说你按周回顾以下的问题,自然会有答案:

  • 你有 todo list 吗?
  • 你周一在上面放的哪些事情会推迟到周五?为什么要推迟?
  • 在每天结束的时候,有哪些事情是你挣扎着去做完的,虽然你「有时间」更早完成它们?
  • 看看你上周的 todo list,除了上面的事,还有什么让你感到精疲力尽?
  • 看看你下周的 todo list,你担心自己没有时间做什么?为什么?
  • 看看你下周的 todo list,你害怕什么? 为什么?
  • 看看你下周的 todo list,你期待什么? 为什么?
  • 你认为你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 为什么? 你花了多少时间?
  • 别人认为你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你在他们身上花了多少时间?
  • 我甚至建议过情况特别严重的下属,在自己的 calendar 上 track 一两个月自己工作的每个事项:有多大价值,花了多少时间,是给自己带来能量还是消耗能量还是中性的。

如果你发现问题确实是事情安排得太多,那么这是个时间管理的问题:你可能主要得弄清楚你可以不做什么。

如果你发现其实事情没有那么多,但是你能量不够,总是拖延和回避,那么你需要解决的就是能量的问题。

3)改善能量

同样可以通过问自己问题搞清楚能量够不够。

比如,「下班」后,能彻底断开和工作的连接吗?如果没有,还在想什么?

如果还在思考工作——特别是里面让你压力重重的事情——那你就处于一个既没好好工作也没好好休息的状态。

长期这样,不但没能量,还会 burnout。

对我自己来说有效的办法分两部分。

一些是给自己创造空间,让自己恢复元气的:

  • 在一天开始和结束的��候,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奖励自己:看书、看片、散步、运动、和朋友聊一会儿,你觉得舒服的事情都行;
  • 午饭后,安排一段时间远离办公桌:散散步、泡杯茶、读一段书,可能比早上晚上的奖励小一点;

但更重要的是有计划地迎难而上:

  • 对消耗能量的对话或者会议,在开始前花 15 分钟考虑一下自己想推动什么结果,以及如何最有效地实现这些结果
  • 定期做前面说的复盘,管理自己的能量,并识别出特别消耗能量的事情,尽快改变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