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iel

关于工作与生活

Don't touch me

前面说了,Work Life Balance的神话其实并不靠谱

毫不奇怪,在本座自己发觉这点之前,我的家人们早就发现了这点。所以当柳青患癌这样的消息一出来,总会有人跟我说,「你看看,难道你觉得她这样值吗?」

有趣的是,出了这样的消息,创业的人特别是老板们也会问同样的问题:「你觉得,她这样值吗?」

其实这样的消息真会让我有挺多想法的,所以不如在这里整理一下,以便今后不管是谁有了三长两短,或者是自己真的不幸中招,都可以直接拿出来交卷。

简单地回答那个问题:我不知道值不值,这是她自己才清楚的事情。

勤奋不会杀人

我记得看过卡斯帕罗夫和卡尔波夫对局之后的一个采访,记者问他们除开象棋之外有什么爱好。

你们都见过那些跑文体档的记者,这也算是个常规的问题。结果卡尔波夫憋了半天,说,「集邮」。

然后卡斯帕罗夫憋了三个半天,说,「没有」。

这并不是个例,很多职业选手他们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放在了自己的项目上。

再比如我很喜欢的作家村上春树。有人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关了酒吧去写小说,他的回答是:

无论做什么事儿,一旦去做,我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则不得安心。将店铺随意交托给某个人,自己躲到别处去写小说,这种讨巧的事情我做不来。竭尽全力埋头苦干,还是干不好,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撂开手了。然而,如果因为模棱两可、半心半意而以失败告终,懊悔之情只怕久久无法拂去。

很多心灵鸡汤会把这些误读为」你一定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其实很容易让人跳进火坑。从接触到感兴趣并不难,比如踢球,比如唱歌,比如写作,比如编程,很多人接触了会觉得很有兴趣。然而从爱好变成职业,就需要反复枯燥的练习并且和其他人进行竞争。如果你为一件自己仅仅是感兴趣的事情就调转了职业方向,很多时候都会感到后悔莫及。

要坚持下来真正熬出头,需要极度勤奋和高度专注,即便你的目标不是变成顶尖高手(那么大概不需要10000小时),过程也会非常苦。

但熬过就是另一番天地。

所以看到柳青或者李开复的新闻,嘴上送着祝福,私下却暗自庆幸「你看我平平淡淡多好」的心态最好别有。患癌这事情面前,我国基本还是人人平等(没仔细研究过,记得主要是环境、食品和生活习惯诱发的基因里面的坏道造成的),治起来却是天壤之别:据说中国人要让自己全家所有人遇到大病时都能得到良好的治疗并体面地死去,大概需要 2000 万。我相信这对于柳青或者李开复来说问题不大,而「平平淡淡」的你路还很长。

还是放心赶路吧:勤奋根本不会杀人,相反,我认识的大多数勤奋的人,都是健康且快乐的。

因为他们不蛮干。

勤奋不是蛮干

什么是蛮干呢?

  • 没有主观能动性只是应付时间的行为是敷衍,这样的人很可恶。
  • 有主观能动性但只会堆砌时间的行为是蛮干,这样的人很可怜。

在我看来 996 上班制度或者规定每周上班 80 个小时就是鼓励蛮干。

看看阿里的人自己怎么说996你就知道,如果你鼓励的是蛮干,那总是蛮干都得不到:很多人只是敷衍而已。

这件事情曾经给了我很大的困扰。

工作上我一直被给予了很大的自由度,我也会给大家很大的自由度。

老板对一切都非常满意,但却有一个心结:集体加班不够多。

他常常也不好直说(因为实际效果上看目前是比以前输出高了不少),经常是在时机合适的时候提点一下我:「我们今天开会出来公司里面空空荡荡的」或者「过去某某是经常在公司干到 12 点以后的」。

我能理解他,他在著名的 H 公司干了十几年,管了几千人的研发团队。现在出来创业,他和其他几个管理层也确实很拼。市场突围,产品研发的压力这么大,难免从自己的办公室走出来看到空空荡荡的屋子有些不开心。

但我也确实没法同意建立打卡考勤或者集体加班这样奇怪的制度。

花更多的时间就可以多做出来点儿什么的想法,对研发团队是不太有效的。

就算是读书的时候,也总是有一些人你看他/她花的时间不多,但就是考试考得好。

反过来,也总是有一些学生,花再多的时间都没有用。

如果你稍微仔细看看后面这类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处境,总会发现老师、学生和家长这三个角色至少有一个人心思已经不在提高成绩这件事情上了:可能是老师嫌学生烂,可能是学生嫌老师烂,可能是家长嫌学生烂…可能是每个人都觉得其他两个很烂…

研发需要看的是输出,是把问题搞定的能力,而不是谁在公司完成了三餐、球类运动、热门新闻追踪和存在感建设。

我见过很多想弯道超车的公司,搞运动般的加班,结果导致动作变形,连应该有的成绩都没法做出来。

这并不奇怪。

你去软件园地铁站门口随便拦住那帮背双肩包的,问问他们自己觉得质量不错又能上线的项目哪个是靠加班加出来的。

所以工作和生活?

所以工作和生活的节奏,是很私人的事情。

这意味着两方面的意思:对于个人来说,你应该保证自己有选择它的权力。而对于组织来说,不应该对个人进行过分的干涉。

组织和个人努力的方向,都应该是让有效时间内输出最大化:说简单一点儿,即便有必要加班,目的都应该是为了能尽早达到按时下班,而不是在公司里面形成一种」多花点儿时间就能做出更多东西」的错觉。

拿我个人来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很忙,每周工作时间常常超过 80 个小时。虽然也知道人生是玩5个球之类的道理,但却并不觉得自己的选择有什么问题:目前确实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处理,自己又很愿意花时间去处理它们。

旁边这张图是表达,有很多道理我是知道的。只不过认定了工作和生活没法兼得,所以我准备串行处理:工作的时候疯狂工作,生活的时候好好生活。这样我既不会遗憾该勤奋的时候不够勤奋,也不会觉得什么像样的生活都没有过过。

我从小就是这样:如果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喜欢的时间,就希望尽全力的做个痛快。而如果是在不对劲的时间逼迫我,再喜欢的事情也不想去做。

所以我崇尚的节奏是年轻时(我还年轻么?),工作上勤奋一些,生活上享受一些。人上了年纪,有很多乐趣还可以慢慢享受:比如看书、旅行等等,有很多乐趣就已经不复存在:比如工作、美食、踢球和别的什么羞羞的乐趣(这里是不是可以另外开一篇讨论…)。

这样的选择非常私人,很可能是错的。但在组织的层面,用输出来衡量大家产出,比一切别的制度都重要,这肯定是对的。

因为这样的制度是真正公平的。

很多厉害的人在选择工作、领导或者团队的时候,能分辨和规避那些糟糕的选择,但往往会搞不清 nice 和 fair 谁更重要。

提醒一下,nice 是奴隶制时期奴隶主常常玩的把戏,fair 才是商业社会运作的根基。

不分青红皂白要求你加班,到了下班时间迫于气氛大家都不好意思走的公司当然去不得。 但公司对大家都不错,经理对大家都不错,这样的地方对真正有追求的人也未必是好去处。

反过来,那些面试的时候会说「我们加班非常多哦」的公司,未必就不能去。如果他们的考核方式是公平的,做的东西你也感兴趣,加入的时间看起来又比较正确,那很可能比去一家茶水间堆满了糖果前台比你历任女朋友都漂亮的公司要明智得多。

Work Life Balance的神话

Don't touch me

最近有几个事情让我在这方面想了很多。

首先是那篇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的关于Amazon高压管理制度的《纽约时报》封面文章。由 Jodi Kantor 和 David Streitfeld 耗时 6 个月调查了 100 名 Amazon 离职和在职员工的这篇文章,细数了 Amazon 企业文化里面充满达尔文主义味道的部分:

  1. 末位淘汰,并且建立通道让员工将身边同事的表现秘报给共同的主管
  2. 对流产或者患癌员工不但不给予关心,还进行低绩效考评或者工作上边缘化
  3. 每周超长的工作时间,经常有凌晨的邮件,并且要求及时处理

其中一个叫 Molly Jay 的前 Kindle 项目组成员讲述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她说因为要照顾患癌的父亲,一周不能达到80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绩效考评就迅速下滑。甚至在父亲临终前希望晚上和周末少一些加班,不但被主管拒绝,甚至当着她的面说她”是个麻烦”,最后她选择了离开。

然后是周三凌晨看曼联队的欧冠球赛,解说聊起范加尔对续约还在犹豫时说:64 岁的范加尔对媒体坦言希望仔细考虑一下是否继续执教球队,因为自己陪家人的时间太少了。而就在之前,65 岁的温格因为类似的原因,和自己59岁的太太离婚了

最后是柳青患癌的消息刷爆了创业圈之后终于又刷爆了朋友圈。含着金钥匙出生,哈佛毕业,投行背景,拼到滴滴总裁,却年纪轻轻遭此恶疾,比之前李开复患癌的消息更让人觉得唏嘘。

说好的Work Life Balance

在包括四大、投行、建筑、广告、传媒等等需要打鸡血的职业里面,程序员大概算蛮幸运的:因为我们这行大多数公司还是比较推崇Work Life Balance的。

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个行业,顶尖人才永远是卖方市场,供不应求。为了留住人才,公司纷纷开出更人性化的福利和政策。

上班与休假方面的规定就是一面镜子。这些年本座眼看着无限制的年休假从少量公司的福利慢慢成为硅谷创业公司的标配,更有 Netflix 豪迈的新生儿父母一年带薪产假。这些政策都是有数据支撑的:Google 的女员工带薪产假延长至 22 周后离职率下降了 50%。

另一方面是一些广为人知的道理又被大家抬出来温习。

包括这次 Amazon 的新闻一出,先后参与了 Facebook 和 Asana 的创建,31 岁就已经攒下 79 亿美刀身家的达斯汀·莫斯科维茨就发了一篇雄文表达自己的态度:如果能够再来一次,他希望自己在创建 Facebook 的过程中能够过得轻松一些。

文章里面提到的那个一周不能工作超过 40 个小时的理论,我之前也唠叨过。实际上这个结论福特在 1926 年就调查得出了,并且开始实施在自己的汽车厂

说好的Work Life Balance呢?

然而别人家的公司与你的公司总是有差别的。

如果没有这篇 Amazon 内幕以及之后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的大吐槽,广大的天朝码农经常都沉浸在「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的悲伤气氛中。

没错,移动互联网火热之前,国内 IT 企业标杆多是华为。大家都狼得没边儿,猛打猛拼。现在 BAT 火了,也不忘贡献996为代表的各种疯狂制度。

过去我要安慰大家,只好说其实不仅仅天朝这样:从我经历过的项目来看,东亚和美国的 IT 人士们都非常非常苦逼。闲到十八摸这种程度,很多美帝的工程师只要我在线他就在线;之前 M 记的韩国大老板说在三星工作的时候,公司在办公室边上修了很多公寓以便员工不回家直接进去续命;日本台湾的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好了,发现其实全世界大多数从业者的日子都没什么大的区别(注意我这里说的从业者不包括各路水货混子嘴炮流选手),真是给了本座莫大的安慰。

还在 M 记的时候,我就挺关注burnout的,因为自己确实有过经历,所以很怕带的团队里有小伙伴中招。

出来创业为了大家不搞出内伤,我们不打卡不搞绩效不规定上下班时间不限制休假长度。

但即便如此,圣杯般的 Work Life Balance 并没有发生:至少本座没有体验到。

事到如今我终于可以认定它是不可能做到的:从事实上看如此,从道理上讲也应该如此。

工作和生活是两件需要同一个主体,你,投入身心的事情。你可以把两件都做得马马虎虎,你可以把其中一件做得不错另一件做得挺糟,你也可以把其中一件做得出类拔萃另一件完全不做。但你没法两头都做好,因为没有平行世界。

觉得自己都能做好的人,一定是参考的样本太过于局限:很多时候你需要和自己差不多资质的选手比较,才能发现更多的专注意味着什么。而实际上大多数真正做好了的人,资质比你更好并且比你专注多了。

所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