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iel

怎样读书(2)

目录

智慧和技能

前面我们说了读书给你更好的观念、智慧和技能,以及什么是我觉得更好的观念。

我们接着说智慧和技能。

它们是什么

如果问,智慧和技能1的区别是什么,一个常见的答案是,智慧是「道」,技能是「术」。

如果继续问,「那什么是道和术」?

得到的答案会类似于:

  • 「术」是面对问题的时候,知道具体的解决办法。
  • 「道」是面对问题的时候,知道背后的运行规律。

那么渣叔知道马内下场之后应该换奥利奇奥里吉2,是「道」(他知道足球赛背后的规律)还是「术」(只是他的一个固定解决方案)?

你很难知道他到底运用的智慧还是技能,因为它们都可以用来决定「面对问题的时候,接下来做什么」。

我觉得它们的关系,可以用 Weierstrass 椭圆函数图来说清楚:

Don't touch me

如果你觉得搞得太高深了,可以想象一笼烧卖

曲线的基座(连成片的烧卖底),它的面积代表你的智慧:越是连绵不绝,意味着你针对各种问题,处理起来的水平都不错。

曲线还有很多的尖顶(一个个的烧卖尖),它的高度代表你的技能:高度越高,说明你在某个问题域表现得极其出色。

所以智慧的人,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该做什么:比如怎么家庭和睦,怎么请客送礼,怎么管理项目,怎么引领风潮。

而技能卓越的人,知道某些其他人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情况下,应该做什么:比如怎么在使用曲率引擎的时候防止隐形眼镜脱落。

这里需要你多想一步的是,既然智慧意味着解决大多数问题的平均水平,那么:

  1. 它之所以那么神秘,有那么多流派用那么多古怪的方法来追寻它,其实是因为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单一的东西。智慧是那些能够帮助人们在各种情况下做出正确选择的品质的聚合物:比如自律、反思、经验、同理心、责任心等等。
  2. 这些品质的权重不同,比如既然要提高解决很多问题的平均水平,那么见多识广权重显然很高。这些品质习得的途径也大不相同,比如你想变得慷慨大概只需要分年终奖的时候咬一咬牙。但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同理心,大概需要常驻深夜食堂。
  3. 和大多数技能一样,大多数品质你不会天生就具备。不要紧,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去习得。很多时候人们被进行各种测试(甚至不是测试就是单纯的偏见,比如女孩就不如男孩勇敢)并分类。但这仅仅是因为它们比较好测试所以被用于分类,永远不要让别人的评价成为你的桎梏,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你可以更好

只能二选一

这么仔细的区分智慧和技能,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你需要做出取舍。

这点可能有很多人会不同意,因为:

  1. 有些天赋(比如超强的记忆力)显然对智慧和技能的习得都有用。
  2. 解决问题的平均水平高显然对能够有塔尖冒出来是有利的。

这些我同意。

并且历史上好像确实如此:先秦诸子不但搞思想也搞农业技术,希腊圣贤不但搞哲学也搞数理化,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大佬们出来名片一般都印不下那长长的头衔。

技能好又有智慧,自然过得很爽利,所以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也都是事实。

但智慧和技能并不是因为它们互斥,所以你只能做取舍。

而是到了今天,你忙不过来。

我们回到那张椭圆函数的图,你会看到,问题域比较小的时候,素质好的人很快就可以把智慧的底子摊好,然后冲出很多尖顶((我们可以认为那时候人类根本没有烧卖,捏来捏去就是那么十来个小笼包)。

一旦问题域不断变大,追求基座面积大和追求塔尖高显然会变成两个不能同时追求的目标。

因为你最多比普通人厉害 10 倍,但人类面对的问题在指数级增长。有很多学科,曾经是一些学者零碎时间的消遣,现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图谱大到让人望而生畏

那你应该怎么选呢?

选择的困难

选择智慧还是技能的困难在于,我们的社会很明显是说一套做一套的。

教育体制

我们的整个教育体制仍然是以培养你的「智慧」为核心目标的。

这有点反直觉,学校当然也教技能。

但请注意我对「智慧」的定义是那些能够帮助人们在各种情况下做出更正确选择的品质的集合:比如勤奋、自律、反思、经验、同理心、责任心等等。

学校主要还是无差别地培养这些品质,而不是让你自由地发展某个技能。

智慧是这么复杂的一个集合,获得它的秘诀,尤其是我们东方的秘诀,是「中庸」。

但其实不仅仅东方这样。

放眼世界,所有智者的智慧都很相似3:「无为」也好,「唯物」也好,要达到处理大部分问题平均水平比较高这个目的,你都需要去除身上那些棱角。

特别需要消除的,一个是你的本性:你和你的成长环境里的特质,会在你做决定的时候引入随机偏见。

还有一个是你的欲望:它们熊熊燃烧的时候,你做的决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去掉本性和欲望显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智慧的培养过程中,还常常有苦修的成分。

就算你不用打坐或者绝食,你至少要学会「顺从」,也就是按照更智慧的人说的去做。

学校里面的大量动作,其实都是通过一些基础的训练,来打掉你的个性。

但我们的社会真的很认可智者吗?

社会现实

在现代社会你读不到关于智者的新闻。

老子、苏格拉底,甚至整个哲学世界,没有人探讨他们。

现在我们崇拜的是在椭圆函数尖顶上跳舞的天才们。

由于你只能二选一,这些天才通常并不「智慧」。

不管是乔布斯、梅西还是张益唐,你读关于他们的报道时,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点。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某个领域内卓越的技能呢?

纽约客采访张益唐的报道我印象很深,他被问到「数学家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时的回答是:

专注,而且,永远不要放弃你的个性。也许你面对的东西非常复杂,需要很长时间,但你应该能依据直觉挑出重要的部分。」

这短短的一句话让我想到了几个方面:

  1. 专注:能够让人保持长期专注的往往不是纪律而是好奇心。没有什么规定能够取代兴趣的作用力,而我们的教育往往过分强调纪律。
  2. 个性:对某些事物特别感兴趣属于一种特质或者是偏见。如果要的是技能卓越,应该做的是识别出这种偏见并好好利用它,而我们的教育往往是扼杀它。
  3. 直觉:面向智慧培养的,灌输传统观念的教育,并不能愚弄聪明人。他们知道不感兴趣的课可以不用上,他们敢于面对和利用自己的直觉。

总得来说,追求智慧的道路充满了纪律和苦修,但它仍然是表面上的社会主流,于是确实可能让你过得舒服一些。

追求卓越技能的道路,则需要你在精心挑选的领域极度的放纵:代价可能是最后你没有爬上巅峰,在其他地方也血本无归。

所以你知道怎么选了吗?

应该怎么选

如果你很资深

你已经步入中年,工作稳定,有了家庭,突然看到这篇文章,你怎么选?

我觉得主要看你的生活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

为什么在古代「君子坦荡荡」?

而现在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往往都「长戚戚」?

因为大部分古人面对的问题,只需要在有限的选项中做出选择。

不同选项虽然有差异,但是总体上是有最优解的。

智慧的人,往往选择最优解,于是感到喜乐。

偶尔选错了,也知道自己尽力了,于是感到平静。

农民是在有限的选择里做决定,皇上也是。

但还有一类是创造性的工作。他们依赖自己掌握的技能和灵感去创造。

为什么面向「智慧」的教育仍然占据主流?为什么我们并不崇拜智者但又到处都能感受到智慧曾经至高无上的痕迹?

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即使是现在,大多数人的工作还是与创造无关:只是针对面前的问题,在已知的选项里面尽力选个最优解。

但创造性工作的比例不断在增大,极限也不断被突破。

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长戚戚」,这不是因为他们是小人,而是他们面对的问题前所未有,他们进行的优化没有终点。

我们的生活里肯定选择和创造这两部分都有。

比如有人找我要个建议,我的心智可能偏向「 尽可能地理解情况,根据我的经验给出最好的建议,然后不要担心,我已经尽力了,要平安喜乐」。

但如果是我自己要干个什么事情,哪怕写这样的文章,我也总会觉得可以优化的地方还很多。

那么哪部分更多?哪部分让你更有激情?

我建议你不要轻率地下决定。

很多东西的上限都在被迅速扩大中,技能上限低的人极其容易被取代。

你过去可以想象一个微信领红包的产品经理可以影响 10 几亿人怎么过年吗?

或者你过去看到过一个守门员参与倒脚吗4

如果你还年轻

或者你的孩子们还年轻。

你已经看到了,智慧仍然是主流,让你大部分情况下获得满足。

技能要达到卓越才有意义,但拥有后大多数时候你体会的是不满足。

是努力被驯化为一个装满普遍经验的中庸的容器,抹杀掉所有特质?还是选择某个特质,然后努力让它从一株苗长成参天大树?

我建议选后者。

但注意这里说的选择和努力。

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尊重年轻人的一切,让他们有盲目的自信和随之而来不可避免的骄傲和懒惰。

而是针对某个精心挑选的特质做出足够的努力。

这对教育者的要求很高:产品一旦非标,就很难批量规模化交付。

要学会倾听和欣赏每个不同的个体。

这里还有身份的惯性:传统观念里老师是教授的一方,学生是吸收的一方。

你看过几个漫威里面屌炸天的英雄因为他们的技能被学校老师表扬?

但我还是觉得,既然我们读书就是为了有前面提到的那些正确观念,教学双方都应该努力试试。

因为随着知识越来越专业化,工具越来越现代化,数据和信息越来越容易获取,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创造类的工作。

而在有限选项里找最优解,只要评估函数确定了,就是机器的活了。

我们还有得是机会变得彬彬有礼,但如果你没有办法认清自己的特质,在错误的地方花了太多时间,直到你发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 或者是你一辈子也没发现 —— 就太可惜了。

如果你还是很犹豫,那么我来给你兜个底。

我会在第三部分告诉你,图书分类里那些教你「智慧」的书,读完哪些,就基本够应付其他人类了:

Don't touch me

  1. 这里不是用「知识」对着「智慧」是因为有很多知识是属于「记忆性质」的东西.就像爱因斯坦说过的一样,不要把时间花在记住任何可以查到的东西上面,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我们需要的是「技能」。 

  2. Divock Origi,我一直叫他奥利奇,直到一个同事读了这篇文章纠正我,正确的译名应该是奥里吉。 

  3. 我一直认为哲学家们巨大的分歧是被夸大了的。哲学家的核心逻辑就是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选择,并总是与偏见和欲望斗争,去遵循正确的选择。大家的争议无非是在什么是「正确」的上面存在一些异议。 

  4. 有很多人停止技能上的突破仅仅是因为观念的束缚。就像足球场上,之前守门员被认为就是不参与倒脚的,只要没有被进球就被认为是完美的门将。但一旦有一个队的守门员稍微懂了一点传控,大家就发现这是巨大的优势,然后大家纷纷效仿,于是现在脚法不行的门将基本就找不到工作了。 

怎样读书(1)

目录

前面的话

我不是要讨论读某一本书的办法。

这事儿有很多人干了很多遍了。

老实说,干得一般,但我也没有比他们更好的办法。

天底下的书,实在是没法用一个套路去读的。

但最近隔离起来不许社交,有了很多可供阅读的时间,于是造就了两类朋友:

一类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之前不读书不是没时间,是懒。

这些同学随他们去吧。

一类异常迷茫,究竟读什么书才不浪费这好不容易有的时间呢?

我尝试分享自己的一点体会。

当然,这是个挺不讨好的事情:阅读毕竟是很私人的体验。

修仙、穿越、同人里面,可能也有好书,我没有鄙视链,是确实没读过。

仅仅是有限经验里的一点体会。

读书解决什么问题

在我看来,书主要给人三种不同的养分:

  1. 让你理解复杂而丰富的人性
  2. 让你增长某个方面的见识
  3. 让你精进某个专业的知识

好的书往往是复合肥,比如《昆虫记》,富含知识又充满了人性光辉。

这三类养分能解决什么不同的问题呢?

我觉得最佳实践是:

  • 理解人性并反复体会,迭代出更好的观念
  • 增长见识并反复运用,修炼出更深的智慧
  • 增长知识并反复实践,磨砺出更全的技能

这里强调「更」是因为观念、智慧和技能,不读书你也会有。

但读了书,它们会更好更完备,于是很可能:

  • 面对内在世界,你过得更加平静。
  • 面对外在世界,你变得更有良心。

下面具体解释一下这里提到的几个概念,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充满了歧义。

观念的内核

人的观念就是对各种事物的认知。

你在沟通的时候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观念的内核。

它们可能也被叫做「三观」,但是我不太确定那是正确的概括,所以叫它「内核」。

这部分如果不一致,无论两个人多想好好沟通,都很难。

比如过年的时候,父母和孩子肯定都对对方有各种善意,但是当他们讨论起相亲结婚、工作选择等涉及观念的话题,场面就不一定愉快了。

人的观念形成得挺早,但会一直受到外界的各种冲击。

老师、家长、朋友、网络。

人类社会被称为「教育」或者「系统」的东西,充满了各种观念灌输。

所以形成一个正确又稳固的内核,只能靠自己大量的阅读和思考。

这事儿要趁早 1

小时候我们有的多是「天性」,不是「人性」。

很单纯很可爱,但也骄傲,自私,怯弱,残忍。

Jean Piaget 说过,儿童由于和成年人的相处中长期处于「弱势」(经常被打骂的儿童更是如此),心理多少都是有一些「变态」的。

想必任何一个诚实的人都会同意这句话。

我们会把老鼠身上淋满油再点上火,仅仅因为好玩。

我们会不同程度地欺负弱小的同学,仅仅因为无聊。

难怪有些教育者认为如果把一堆青少年扔到岛上散养,《大逃杀》的场面就肯定会出现。

他们的解决办法之一,是把《蝇王》搞成中学生必选读物2

必选读物,那些精选出来的文史类作品,早点儿读完它们,让你看到人性的丰富。

还让你看到很多伟大的人物在各种处境下做出的各种决定。

做这些书单的人,希望你成长为一个心智成熟、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人。

真正爱你的人,可能还会给你看一些别的东西:里面有一些做人的道理,让你看到圆滑和世故的必要性,理解如果只是按着必选读物上的来,会吃亏。

所以高尚的一派和世俗的一派都会尝试向你传递自己的观念,于是你的观念内核可能同时受到《天龙八部》、《哈利波特》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影响。

但无论是哪一派,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他们都不会鼓励你继续阅读和成长。

成长为一个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权威,甚至敢于批判错误潮流的人。

毕竟他们都觉得自己的观念就是对的。

但你最好不要停下来。

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继续读下去,你很快就会发现,古人并不比我们愚笨或者野蛮。

你想过的很多问题,遇到的很多麻烦,他们已经面对和解决过了。

并且很多时候因为社会风潮的原因,大量绝顶聪明的人一拥而上的解决同一类问题并且相互竞争,已经把很多不受生产力限制的创造性工作做到了极致。

旧体诗词被唐宋大家们搞到了极致。

戏剧在莎士比亚的年代到达了顶峰。

我很喜欢的插画,你只要看过 Gustave Doré的作品 ,或者 Alphonse de Neuville 给凡尔纳画的那些插图,就知道巅峰期也早过了。

读得越多,你就越会发现,限制这些古人获得更大成就的,往往不仅仅是生产力,而是观念。

在每个时代都有让后人回看时觉得十分荒谬的观念被奉为金科玉律。

就好像我回头看自己中学时期的照片,自然卷偏偏留着个大分头一样荒谬。

但什么东西变得时髦多少有偶然性,比如我就恰好遇到了四大天王。

有很多别的观念可能是负责控制的一方精心设计的。

有很多人不明白,流行的观念,和流行的发型、名牌包一样,看起来拥有了它们你会更自信。

但其实它们只会让你不自信,甚至会害怕。

你真的喜欢抽烟吗?还是怕那帮朋友觉得你不合群?

你真的觉得专政好吗?还是怕被专政了?

从《西厢记》的流行程度看,应该是有很多适龄青年觉得包办婚姻很糟糕的。

大家不是不明白。

是什么让他们自己做了父母之后继续折腾自己的子女?

是恐惧,害怕不成体统,害怕与众不同。

通过读书你得学会区分哪些是「真实的世界」,哪些是「灌输给你的观念」。

你可能没有勇气去大声维护自己的观念,但是你的第一个内核不妨是:

「现有的所有观念都可能是错的」。

这可以减少看旧照片时你发现自己为了顺应潮流而扮相诡异的尴尬。

但更重要的是,这是创造的基础。

创造而不是评判

拥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并不是为了让你觉得愤世嫉俗或者高人一等。

这是一个很容易陷入的误区:网上有很多人,仅仅因为自认为拥有「正确的想法」,就可以趾高气昂地评价或者批判其他的人。

不要为信奉什么观念骄傲,包括你挑战传统得出的新观念。

人只应该为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感到骄傲。

所以你的第二个内核不妨是:

「挑战现有观念并服务于创新,而不是评价或批判其他观念」。

人类几乎所有领域的成就都是靠创新推动的。

成就越高的人,越愿意去思考约定俗成之外,还有什么3

因为只要挑战成功一个,就是巨大的创新。

「地球为什么不可以是圆的?」到「火箭为什么不能回收?」

这些聪明人因为很积极地寻找传统的突破口,所以各种传统观念对他们几乎没有束缚。

你可能会想,「不是说好平淡是真吗?我并不希望成为伽利略或者哥白尼,还是就遵从传统观念就好」。

训练自己去思考那些「不能想」的问题,然后动手去验证,好处并不仅仅是带来成就。

在这个人类面临的问题纷繁复杂,信息都是又别人 push 给你的年代,你获得好处会是非常广泛的。

包括分清楚「智慧和技能」,并且决定你想拥有哪一个。

  1. 很多人青春期之后的大量的阅读只是在找材料维护自己的观念而已。所以在人生后期很难学习那些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好的新技能或者新事物,被普遍解释成大脑的可塑性变差。我觉得一个可能更大的障碍来自于人自己引以为傲的那些观念。 

  2. 相比之下我们的必读书籍是什么就很值得思考了。 

  3. 一定程度上这让我觉得 LGBT 的人在创造性的工作上可能就是容易表现得更出色一些:因为他们的身份就让他们对传统观念不那么在乎。比如《人类简史》的作者那么敢想,是不是因为他是个同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