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iel

创业维艰(11) - 阿波罗综合症

最近重看了贝尔宾的那本《Management Teams》。

很多人知道贝尔宾的团队角色理论(如果没看过建议去看看,最好做个评测),但可能没看过他的这本书。

书里贝尔宾描述了自己发现的一个现象:由一堆大牛组合的团队,在竞争中往往结果不好甚至常常垫底,他将这称为「阿波罗综合症」。

为什么?他发现:

  • 阿波罗团队过多地消耗在无效且阻塞性的辩论上,很多时候每个人只是试图说服其他团队成员接受自己的观点;
  • 阿波罗团队的决策缓慢且连贯性差,常常忽视一些紧迫和必需的准备工作;
  • 团队成员倾向于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行事,而不愿意考虑到其他成员的需求,使得团队难以管理;
  • 团队避免冲突,沟通不够坦率直接,在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容易过度补偿;

回想这些年创业的经历,感触还挺深的。所以,不管是要组建团队,还是加入创业公司,如果有好些个各个方向「赫赫有名」的行业大拿,先不要高兴得太早。一定要先感受感受大家的合作模式:

  • 有没有人特别强势或者执拗;
  • 有没有坦诚有效地进行沟通;
  • 出现分歧的时候是怎样达成一致,怎样吵架的;
  • 管理者特别是 CEO 的风格是偏和稀泥还是能解决问题;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奥本海默管理曼哈顿计划有多厉害。

另外,贝尔宾搞研究的时候,阿波罗团队还真是他挑出来的大牛。我自己的体验是,很多团队进入了阿波罗的状态,人员却没有阿波罗的资质,这就更可怕

市场上有一些水货。不管是不是名校毕业,不管是不是大厂镀金,看两次 Ta 的方案,聊几次细节,基本上就能识别出这种人。

还有部分是人之常情地对自己的作用和贡献高估的人。这部分人往往需要相处一段时间才能辨别出来 Ta 们的行为模式,以及对自己的看法和影响力的在意程度。

以上。

入了点腾讯

本来今天要写一点年底的读书总结的。

结果吃完中饭就看到国家又出拳了,赶紧买了点儿腾讯压压惊。

年底聚餐,少不了有同学会问,怎么看接下来的经济,怎么做投资。

接下来经济怎么样,好像已经国安管了,我就不说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付鹏等等人最近的一些视频,我理解那是允许发出来的尺度内讲得最明白的了。

投资我也不怎么做,买股票常常是表达情感上的支持。比如上次新东方跌到一块多的时候买了一点,支持老俞。这算投资吗?更像是「政治性抑郁治疗费」?

很多朋友开玩笑说,说好的不破不立呢?

其实需要立的是什么,大家可能没统一。比如我觉得并不是什么硬核科技或者新能源,这两年主要是那几个房地产公司,因为如果立不住就完蛋了。

但要破什么,其实大家一直都知道的。

从最近出的楼市和行业政策,明显感觉上面还是觉得老百姓是有钱的,只是需要「刺激」他们消费,要引导他们不要「乱消费」(比如打游戏去了)。

这里面可能有两个误会。

第一个是,移动互联网之后,价值创造和分配的结构确实变了。富人在网上赚钱,在现实中花钱;穷人在现实中赚钱,在网上花钱。

如果接受不了这个,就会看着很多地方都有问题。我觉得可能应该去努力的是通过税收等等方式调节分配,而不是直接把富人打倒,毕竟回到四万万人民大家都下场大炼钢铁的年代也不可能。富人并不等于恶人,社会的进步还是要他们感觉有奔头,有保障,一起来努力来创造的。

第二个是,老百姓可能真没有钱消费了。大部分人,可支配收入并不高;可支配收入高的,因为信心的问题在转钱或者存钱。

我觉得可以关注一下北京上海新购房政策出来之后房价的情况就知道了。另外,明年的两会如果再出政策调整购房社保年限要求,就更说明问题了。

唉,最苦的永远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