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iel

有些事情就别想了

今天出差,在火车上看到一篇帖子,忍不住感叹了一下,究竟是满清末期带来了义和团,还是义和团带来了晚清末期。

生活在目前这个环境里,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有强烈的撕裂感。有时候会理解天天买醉的李白:人间道走不下去,神仙道也有点走不下去,有点悲剧。

对我有效的办法之一,是管理好身体(我今年的目标是身体快乐,心情健康)。

五亿年前,某个海洋生物成为了第一个捕食者。

它莫名其妙地吃下了旁边的某个生物,并且觉得,味道不错。

这种狩猎活动开启了进化上的军备竞赛。

数百万年后,捕食者和猎物都进化出了更加复杂的身体,从感知到运动。

同时,也进化出了跟这样的身体匹配的复杂的指挥中心:大脑。

这个比较糙的关于大脑如何进化出来的故事,主要是想说一个很容易被现代人忽略的事实:大脑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思考,而是对身体进行控制,让你更好的「活下去」。

我们劝人思考的时候,总会说「用用脑子」。实际上脑子大部分活动都不是思考,而是找出身体下一个需要,然后运行一个指令。比如,每天早晨人醒来时,大脑预期我们需要能量才能把身体从床上支楞起来,开始可怜的一天。它会让血液中充满皮质醇激素,从而帮助葡萄糖来给我们提供能量。

大脑在摄入和消耗间管理的预算,学名叫「allostasis」,并且这种管理本身是偏自动预测,有提前量的。比如我们口渴的时候喝水,好像几秒钟内就不渴了:实际上你喝下的水大约需要20分钟才能到达血液,你的感觉是大脑给你的。

实际上,大脑对情绪有没有办法进行管理我一直是质疑的。我们的每次快乐、愤怒或敬畏,我们表达的善意,忍受的屈辱,大脑究竟是处理了还是失控了,我觉得很难预测。

所以我倾向于提醒自己,不,大脑不是用来干这个的。大脑就是用来管理身体,让我更好地活下去的东西,所以让我们自己多给它一些预算。

举个例子,我们如果长期不按时吃饭,或者某次暴饮暴食后,胃痛难忍,我们可能会从此改变生活习惯,或者去看胃肠科。但如果我们跟重要的人发生争吵之后胃痛,我们可能会去看心理医生。

按照我的方法来看待的话,区别对待这两种胃痛是没有意义的。我会反过来,如果身体用胃痛来告诉大脑预算不够了,就通过好好吃好好睡,往账户里面「存钱」。

别在乎那么多心理学,人没有什么纯粹的情绪,每一种情绪都源于身体的物理感受。深呼吸或者多睡一会儿对于解决我们通常认为是「心理问题」的东西有着惊人的效果。当一个不愉快的想法突然出现在脑海里,比如「我再也受不了」 ,问问自己身体预算够吗:

  • 我昨晚睡得好吗?
  • 我是不是出去走走?
  • 我是不是吃顿好的?

我不是说可以靠这个就化解所有痛苦,或者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我的意思是,承认大脑实际上在做什么并从中得到一些安慰是可能的。

因为我们只能调整自己可以控制的这部分。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