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iel

三亚

中国自古有两大岛屿,今天分别叫台湾与海南。

海南没有一亚二亚,但有三亚。

为啥这么叫,说法很多,没一个听着靠谱的。

因为带娃,我来过很多次三亚。

这一趟,同行的侄女说,三亚好像她爸爸出差常驻的商丘。

乍一听有点奇怪,但我理解她的点。

去掉旅游滤镜,三亚和很多三四线城市一样,有点乱又还没到乱糟糟,有点档次又到处露着些随心所欲。最要命的是,所有商店都卖差不多的东西。

生产与供应都集中的今天,这不仅是城市的烦恼,也是所有人的困扰:过去,人们和年纪差不多的人撞衫。现在,二十六的海南人和六十二的俄罗斯人在三亚撞衫,因为大家都穿着同款优衣库甚至,大家不仅仅撞衫,还撞脸。

三亚的核心 CBD,还横着条有天幕威尼斯运河的「三亚风情街」,灵感显然来自澳门威尼斯人购物中心。船里船外,风情得非常用力,唯独不太有三亚风情。

但什么是三亚风情?为了搞清楚,我们晚饭吃了黎族菜。

因为黎族之于海南,就仿佛印第安人之于美利坚。

挺好吃的,难怪苏东坡刚来海南那么 emo,没多久也可以乐呵呵地去会黎姓朋友。

这时的东坡,早已经不是写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东坡。

年老力衰,悲欢皆尽,只剩疲惫。

靠的是每天自比陶渊明,躲到酒里去。经常半醉半醒,找不到路。好不容易看到牛屎,就沿着它们找家在哪里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陶渊明是真可以从容醉去,一片冰心在玉壶的。

苏东坡也有一片冰心,但不是在酒壶,就是在夜壶。

还惦记着著书立传,还惦记着何日归乡。

所以,这世界其实傻瓜都能找到路,但只有诗人才知道该如何迷路。

也许,在劫难逃是他们深思熟虑之后的一个选择。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