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iel

2024年终总结

2024 年是个忙碌的年份。

忙到跟很多亲友的饭局,排着排着就发现手忙脚乱,无法实现。忙到第一次过完圣诞就开了这篇文档,抓各种空隙时段,扔下残念。忙到我有时候想,要不要买包兰州轻烟作伴,随风飘散好啦,玩押韵到此为止,以及为什么是买包兰州呢…

毕竟,从《浴血黑帮》到《奥本海默》,Cillian Murphy 一直在教育我,男人所好之物,大部分带来激情和懊悔。只有烟是句号,放在事后,抚慰口鼻,平复心神。

还好,靠着伙伴们给力,各条战线,都没白忙,让明年看起来,大有希望。

当然,上年纪的人总体上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还揣着自以为是的希望,另一类则比较像 Claude Lévi-Strauss —— 他在《遥远的目光》里一上来就说,「人经过仔细思考并干点什么,就只会得到一堆不满意」。

环境如此,选啥真的是个人旨趣。每当有坏消息传来,常有人感叹,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发明这句话的人应该既不懂雪崩也不懂雪花。

Gradually and then suddenly,无论你看的是 K 线图还是《再见爱人》,应该会明白海明威关于人如何破产的这句名言,适用于婚姻、组织、经济、环境等各种尺度的坍塌。

每片雪花就是挺无辜的。

但我们可能做得远不如雪花。

雪花,在湍流中形成。

湍流有多凶险?据说海森堡驾崩时对病榻边的人说, 他要带两个问题去见上帝:相对论和湍流。 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真的相信他对第一个问题会有答案」。

但雪花还是形成了。

它同时驾驭原子尺度上的力与日常尺度上的力,在稳定和不稳定间做精巧的平衡,最终长成既有完美对称性又有完美随机性的美妙六角形。

就还挺像人的。

科学家最初也像研究其他晶体一样用分类的方法去研究它们,结果发现,没有两片一样的雪花。考虑到地球每年一千万亿立方米的降雪量,这结论简直有如天启。

真是挺像人的。

年底看马友友坐在修葺一新,重新开放的巴黎圣母院里拉琴。拱顶、扶壁、梁柱、花窗,工艺繁复,堆满细节,让我相信,人是知道自己像雪花的。

怎么说?

Tom Wolfe 有本书,事无巨细又尖酸刻薄地分析了为什么包豪斯从流行到式微,人们又开始建大教堂国内有类似的轨迹,从苏式建筑到中式全面复苏,并且有养云安缦这样的用旧材料加老工匠的作品。

书很精彩,但他整复杂了。

人在骨子里,就刻着对云霞、山脉、波涛、雪花这些跟自己同源之物的喜爱。我们看到水中一截枯木,心头涌起的感动,要远远超过宽舒整齐、线条简练的几何构图,因为这才是大自然创造的结构:一部分在空间有序但随时间无序, 另一些对时间有序但在空间无序。

中国儒家传统,在湍流中如何退隐或者死磕,案例很多,如何做片雪花,却没怎么讲。怎么办?

去年说过要坚持的还得坚持今年我最大的坚持是虽然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 AI,但还是觉得泡沫太大,没去参与创业。当然,如果有人能解释 OpenAI 2024 年亏损 50 亿估值 800 亿是个什么逻辑,我很愿意听。 。毕竟,杂质多了,就没法相变,成不了雪花。

再加几项。

1.保持幽默感,学会降预期

雪总会化。人的时间长一些,但也就那样。在这趟旅途中,我逗身边人笑的本事还行,要继续发扬。但常常因为预期高给自己和大家不小的压力,要好好调整。比如接受自己脑力体力慢慢下降,也学会在沙滩上赞美后浪。比如接受年轻人带球从身边呼啸而过,也学会在尾流中用眼神祝他平安。

2.适应世界的变化,保持好奇心

雪花知道自己在混沌中产生,结晶成啥样并不可控,飘飘荡荡,怡然自得。大部分人不知道,过得刻板而纠结。读过点儿书的人特别容易这样,坑自己甚至坑孩子。我之前解决的办法,主要是让自己读得多元一点,甚至写点黄色小说。越读越发现,各种学科发展到最后,范式可能都会失效:All form is formless,保持开放吧就好像,今天牛顿的棱镜不如歌德的棱镜打动我了。就好像,过去找药按「一种基因⸺一种肽⸺一种酶⸺一种神经发送源—一种受体和动物行为⸺一种临床症状⸺一种药物⸺一种临床估计尺度」来,但后来遇上过敏、打呼、心梗、白血病和精神分裂这些问题就失效了。今天计算机行业也一样,那些人类也不知道是什么意义的参数组成的模型,总是很容易让我把它当成玩具,这可能是错的。

3.多花点时间给家人朋友

一片雪是很容易化的。真正的独立,也一定是在和周围人的联结中建立的。没有依赖的独立会变成孤立,连放手去追求去探索的安全感都没有,如何谈过上更勇敢更自由的生活?

当然,人应该都很愿意待在有爱的环境里,很多时候,是条件不太允许。

Take your broken heart, make it into art梅姨当年讲的时候,大概没想过川普还能梅开二度吧,时间过得真快啊。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