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iel

必须是一个机会(2)

接着上篇聊,我认为中美关系的变化究竟给我们技术行业带来什么变化…

川普上台肯定会干一堆我们不喜欢的事情,包括关税加码,进一步限售和制裁,本土制造业回流,但会带来什么实质性变化?

那不如先看看今天整个局面究竟是什么样,再说会怎么变:

  • 芯片和元器件,特别是高端芯片(CPU/GPU)的设计主要在美国;
  • 芯片和元器件的制造基本在日、韩、我们的台湾(高端一点的)和大陆地区(低端一点的);
  • 最终硬件产品的组装基本在中国大陆地区(高端一点的)和东南亚拉美(低端一点的);
  • 硬件上的操作系统、中间件的设计和开发主要在美国,很多核心应用软件也在美国。部分软件,主要是应用层软件,在其他地区包括我们国家开发;

背后的原因当然在各种视角下可以被分析得五花八门,但核心其实是道数学题:单位经济模型。

  • 两头的工作,芯片和元器件的设计,以及软件开发,特别是跟硬件绑定深的操作系统、中间件、核心应用软件,边际成本最低甚至可以认为无限接近于 0,因此经济模型最好,美国人主要干这个;
  • 生产制造是边际成本比较低的,经济模型一般同时需要大量的经验和吃苦耐劳的产业工人,所以美国外包给了关系好的亚洲地区,包括改革开放后的我们;
  • 硬件组装是经济模型最差的,我们叫它「劳动密集型」,之前大量在我们国家完成;

这个要素当然还叠加了美元的地位(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了但实际上仍然是一霸)、全球化(和平时期大家可以只看经济发展不考虑地缘政治)和摩尔定律(硬件成本迅速下降使得保有量指数级增长)等等东西才造成我们今天看到的布局,但它是最核心的。

所以,我的感觉是:

1.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就算可能,也需要很长时间

认为不可能变也许是错的,但今天的局面要打破,并不容易。

我们要搞芯片设计,搞操作系统,搞那些边际成本低的事情,意愿没问题,主要是会不会。现在被各种封锁,只有一点点精进,需要时间。

美国还有想不想的问题。比如,要把制造业回流,看起来是个缺乏产业工人的问题(其实是选择带来的结果不是做选择的原因),背后是雇主企业的经济模型。

说白了,美国这堆科技公司如果不再拥有亚洲工厂,也去干经济模型不行的活,都撑不起今天的市值。所以,喊制造业回流,其实只是流出中国,往东南亚整。

东南亚产业工人水平不够接不住的,就还只能放在中国。

这背后涉及的政治和经济上的考虑太多了,大家往各过各的方向去的决心再大,短期变化也不太可能。

除非,真打仗了。

2.两边都有了解题思路,我们应该抓住机会

美国现在一个核心路径就是押宝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让生产制造组装这些环节也变得经济模型足够好。

如果它真搞定了,这个竞争它多半就赢了。

但我仍然觉得人工智能里面有巨大的泡沫,希望我是对的。

我们这边,反过来,有两个非常明显的优势。

首先我们有足够多的人才。

全球有三千万软件工程师,中国有七百万。

算上加班时间,我们有差不多一半,🙄。

硬件工程师的数据我手边没有,估计也不会差。

我真的觉得,这里面最厉害的一群人,别去搞什么 AI,什么具身机器人。

老老实实写操作系统,写中间件,写我们自己的 Unikernel、数据库、CAD 软件,EDA 软件。

不能只有华为有端到端从硬件到欧拉到鸿蒙的系统。阿里应该有,腾讯应该有,小米应该有。

我们还有足够大的市场。

这意味着如果单位经济模型好,会有一个足够大的奖励。

为什么那么多公司下场造车?因为硬件成本会下去,上面的软件会赚钱的。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中国不能长期是卖酒的卖水的卖奶茶的企业做首富。可能起步的时候是某个外企的代工厂,某个开源项目的分支,但最终应该掌握边际成本足够低的产品如何去生产、制造、销售。

国家给了这么多政策、资金,还只需要在国内竞争,要抓住这个机会。很多人以前干软件公司,特别是 SaaS 啊什么的干伤心了。这次,直接干成中国的比尔·盖茨。

美不美?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