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百度的一位副总裁被裁,沸沸扬扬。
网上不少信息都指向她在报班学习「打造个人 IP」的课程后,实践用攻击性言论带流量起号的玩法,结果给百度和自己都带来了很恶劣的后果。
我分享一个自己常给团队讲的故事。
据说,在二战中,英国发明了一种新型机载雷达,让飞行员可以在夜间瞄准并击落德国飞机。
英国军方不想让德国知道这项技术,但又必须对大众解释自己不可思议的新能力。
结果,英国想了一个办法:对外大肆宣传英国飞行员通过吃过量的胡萝卜,获得了非凡的视力。
于是,有很多德国飞行员开始大量吃胡萝卜,然后继续被击落,直到真相大白。
这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但一旦有意识地思考和关注这类问题,就会发现它普遍存在。
本质上,一旦有人或者组织以不愿或不能公开承认的方式取得成功时,就必须为自己找到「我就只是多吃了一些胡萝卜」或者「经过研究我吃了胡萝卜」之类的借口。
比如:
-
有很多公司通过某些业务动作(比如广告弹窗、暗扣或者诱导自动续费)赚钱,Ta 们对外宣传自己是因为在某个渠道里面有了一个高 ROI 的打法获得了增长。然后有不少早期公司会学习研究这些打法;
-
有些公司挂出来的 JD 是有水分的。这个岗位的实际工作范围可能不是那样,甚至这个岗位已经有了内定人选,只是 HR 要把 JD 挂出来走完招聘流程,对外假装还在招聘这个岗位。然后不少人会浪费时间去投这些岗位;
-
有些人因为人脉、运气、平台本身发展的红利甚至是不正当手段取得了一些成绩。Ta 们会把这些成绩归因到自己的某些战略战术的成功,甚至去售卖自己总结的方法论。然后很多青涩一些的同学会去掏钱学习;
如果去参加一些商业上的局或者行业的会议,可以看到满天的胡萝卜。
这个故事绝不是说,人人都有脏事儿,我们应该把下限放低:就算有一天发现自己的榜样干过奇怪的事情,仍然可以选择自己不干奇怪的事情。
而是商业社会不是微积分,不存在单一的、公开的、完整的信息和结论。因此,辨别和避开胡萝卜,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这意味着我们核心关注的那些领域,必须构建个人关系网络,从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里面去尝试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认知。
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有焦虑,听到别人说如何投资如何选择如何搭架构如何铺渠道就可以成功,马上去下重注做实验,是有可能让自己下牌桌的。
我看过很多残酷的例子,因为创业圈子,VC 圈子大家特别愿意去聊这些。
但哪怕不是掌握着企业命运,只是个普通员工,能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吃胡萝卜」,很多时候就已经战胜了 50% 的同龄人了。
焦虑的时候,多砍柴磨刀,少吃胡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