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计算机协会的邀请,今天得去移动做个人工智能的分享。
题目很大,《人工智能的成果、问题与展望》。于是拖拖拉拉,这会儿才开始写胶片。
写到「展望」的时候突然想,「展望」这东西好玩之处就在于,如果回头看,几乎从来没有谁的展望是准过的,但是人们会继续期待它。
如果不是要上台,我想我的展望大概只有一句话,就是 2024 年会比 2023 年更加疯狂。
群里正好有人说,疯狂的年代,利好身心灵行业,比如算命。
其实要我这样的人去展望未来,跟找人算命,底层大概是一回事:人们需要确定性。
脑子里蹦出的,是斯图尔特·布兰德那本书里面的插图:
我们所处的世界,其实是分层的。每层变化的速度有快有慢,比如流行风尚,恨不得天天变。商业模式,以年为单位变。而越往下,比如我们的文化,处处还是几千年农业社会孕育出来的样子;自然的大环境,更是以亿为单位的年头在变了。
布兰德认为,这种速度的差异,其实是好事:
- 上层变化更快,会带动下层的变化,避免僵化;
- 下层变化更慢,会给上层约束条件,避免冒进;
我觉得他的洞见很有道理。
在一个真正持久的系统中,每个层次都应该被允许以自己的速度运行,由下面的层次提供坚实基础,由上面的层次保持活力。
不管是一个公司还是一个国家,如果把管某一层的方式或者要求,拿去管理别的层次,那是要出问题的。
同时,另一方面,每个人在这样疯狂的年代,应该找到适合自己和团队的节奏和层次。
如果你喜欢新技术,喜欢跟用户打交道,就应该呆在最上面一层。不管是折腾产品还是做主播打造个人影响力,总之不要浪费了自己的热情。
如果你喜欢钻研业务体系甚至是构建基础设施,那就老老实实地干,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不要羡慕台前的人起高楼。
好了,写完这页小报童,继续写胶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