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LDR;
有同学在评论区问,究竟如何构建领导力。
如上篇所言,这是个很复杂的话题,足够写成一本书。
如果只挑最重要的一点来说,我觉得是「不要制造惊讶」。
「只要不制造惊讶就能有领导力」听起来可能有点令人惊讶,下面我们就具体聊聊。
II)Why
在公司里面工作的每个人,都「信任」很多东西。
- 信任每个月到了发工资的时候,钱会到账;
- 信任自己只要交付结果,不用溜须拍马也能升职;
- 信任管理层在会议上确定的战略战术和年度目标;
作为管理者,衡量自己的领导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心里面记录一下自己制造了多少惊讶。
- 跟大家沟通绩效评定的时候,有下属拿到的评价惊讶吗?
- 周会月会上,无论批评人还是表扬人,当事人和在场其他人惊讶吗?
- 启动一个项目,复盘一个结果,拿出来的决定或者结论,大家惊讶吗?
只要稍微留心你就会发现,要做到不让其他人惊讶,其实是很难的。要怎么办呢?
III) How
1)Context not Control
开放、真诚、坦率、诚信,给大家足够的上下文而不是玩弄权术和微操,是不给其他人制造惊讶的基础,但要做到并不容易。关于这部分的技巧和度,仍然推荐 Kim Scott 的那本《Radical Candor》。
可以说,成为这样的人,就已经打败了大多数管理者。但只做到这些是不够的,甚至如果把握不好度会把自己搞得很累:因为很多人对「信任」的理解还不够到位。
2)理解什么是信任
信任有两种,组织或者社会信任(social trust)和个体信任(interpersonal trust)。
前者以规章制度法律等为基础来构建,后者以道德声望名节等为基础来构建。
你给女朋友买了块表,手机上找个同城快递送过去,是基于对这个服务的「组织信任」。手机上叫个朋友送过去,是基于对这个兄弟的「个体信任」。
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有一个大家很容易忽略的变化,是「个体信任」被「组织信任」大规模取代了。
过去的人,生活在一大群跟自己有「个体信任」的关系中,跟其他「陌生人」少有连接。现在我们敢坐着陌生人开的车,到陌生的城市,上陌生的馆子吃饭,见陌生的合作伙伴,是因为我们信任后面的组织进行了自己的筛选和管理。
公司是社会的一部分,里面两种信任也都存在,所以行动起来的时候,很容易混淆。
比如做 1-1 的时候,给出去的信息究竟是让这个个体,更加信任你这个个体?还是让对方对于如何在这个系统里面工作产生正确的预期?
要意识到,作为管理者,核心任务是构建「组织信任」,比如这个地方我们究竟奖励什么行为,惩罚什么行为;而不是「个体信任」,不然可能打造的方向更像一个「帮派」或者「团伙」。
3)保持灵活度
在公司里构建「组织信任」的一个前提是,你信任自己的公司。这里面又会容易有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照本宣科一丝不苟地运行「规章制度」。「组织信任」构建肯定是规模更大效率更高的,所以它必须是以系统和规则为导向的,结构化的。这就消除了上下文,带来了偏见或者漏洞。一个有领导力的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增加执行上的灵活度。
第二个误区是,向公司付出「个体信任」。这句话很残酷,我也摔过跟头。公司喜欢把自己说成客户或者员工的朋友,但它不是。在管理过程中,让员工理解「好公司」是指作为一个组织可以去信任的实体:合法合规运行,结果可预测并符合预期等等。无论是对公司带着「个体信任」,过度投入感情或者背书;还是要求公司对自己有「个人信任」,寻求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往往都是妄念。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