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L;DR
最近几年基本都做 CXO,同时也是 iTech/TGO 等技术组织的分会会长,偶尔还出去做做咨询讲讲课。前两天偶然发现,自己给出的管理建议中,变化最大的部分是关于「要不要向上级求助」这部分。
这还挺有趣的,因为大部分管理建议随着时间的变化是不大的:管理虽然是一门实践科学,但是它仍然是有理论有系统的,不会随意变化。
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吧。
II)Why
刚开始做管理的时候,我是典型靠「活好」升职的技术 leader。
我的习惯就是努力做到超出预期,交付结果,遇到什么都不会轻易求助。
求助会让我觉得不好意思,甚至担心露怯:是不是它会显得我没有那么「能干」。
但随着我自己开始管理越来越复杂的组织,我发现,那些能够及时向我求助的下属,比那些默不作声捅出大窟窿的下属,要让我信任得多。
同时,我自己的上级,往往也很欢迎我求助。因为他们知道我不会随意求助,并且懂得如何正确使用他们的时间。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III)How
1)明确工作任务的性质
无论是产品、开发、销售、运营,所有的脑力工作里,往往有一部分是偏探索的。
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新的渠道,学习一下 LLM 评估它对现有产品的影响等等,属于这类任务。你「努力做到最好」往往就可以了。
但,更多的任务是需要拿结果的。
版本发布时间、销售目标、成本目标…
这些任务的判定标准不是「我尽力了」,而是有没有「拿到结果」。
如果在不求助的前提下你就确信能够拿到结果,当然是很好的。
但是更多的时候,特别是随着你职级变高,需要拿到越来越「重要」的结果,往往你需要和自己的上级一起合作,从目标制定、路径规划到最后执行。
所以千万不要怕向 Ta 求助。
2)明确领导的管理风格
良好的互动除开你不怕之外,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对方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区别好的管理者与差的管理者一个核心判据,是「make a wish」还是「show the way」。
有不少管理者,包括我自己汇报过的一些,会有下面这样的沟通方式:
- 这个月必须把成本给我降到…
- 我们下个月必须上线…
- 这个季度我们无论如何要扭亏为盈…
具体要怎么做到,或者说 O 之后的 KR 是什么,他们往往是欠奉的。我们一般说这是「霸道总裁」、「许愿型管理者」、「董事长式管理」…但很明显,对这样的领导你是不需要求助的,你需要的是,换个工作?
3)注意使用好对方的时间
你有了把上下级变成互助共赢的关系的意愿,也知道对方是愿意「show the way」的领导,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好对方的时间。
上级参与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一些事情可以借此大大提高效率:
- 和平级部门沟通不畅会已经开了一个又一个的时候;
- 你领了一个有点「惊讶」的目标但是不知道上下文的时候;
- 你领了一个挑战很大的任务不知道怎么完成的时候;
对方可能只需要花时间理解你的难处,通过几句话就解决:
- 召开一个对方上级也参与的,对等的解决沟通问题的会议;
- 给你沟通目标的上下文,让你知道整个事情对组织的意义;
- 通过评估现状,给你一些解决问题的路径或者是和你一起去调整目标;
总之,肯定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因为你的求助被解决。但开诚布公地告诉对方你需要帮助,可以设置双方的预期。这是另外一个我们会经常说起的管理学概念:管理的核心,就是设定和调整预期。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