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iel

创业维艰(4) - 这部分要不要外包

I)TL;DR

在经营公司特别是资源紧张的创业公司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的一个决策项是,某个职能或者服务要自己搭建,还是采购或外包。我还是员工的时候问过一个管理层,他说这是一个「Columbu’s egg」般知道答案就特别简单的问题:

设计复杂、集成度高、成本高的,自研。其他所有的,采购或外包。

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是这样简单。这里聊一下我的看法。

II) Why

最近 chatGPT 好像获得了当年「互联网+一切」时「互联网」三个字的魔力,大有「chatGPT+一切」的趋势。感觉每天都有一些朋友来问我,公司的客服/文案/财务/法务/企划…是不是真有希望几年内交给 AI。

正好赶上很多公司(包括我们)最近都在做人员调整。这个过程中一个很痛苦的事情就是关于某个系统要不要不再研发而是采购现成的,或者某个部门某个职能要不要外包的讨论。

是不是像我之前的老板说的,除非成本高、设计复杂、集成度高,其他都不要自己来呢?我想起当年我在 IBM 的存储团队,用过一个很特别的版本控制系统:那时候还没有 Git,但它既不是 SVN 也不是 CVS,是自研的。并且,它和我们的自动化测试框架,系统编译软件等等,都是一个团队开发和维护的。

写软件的很多人管这叫「重新发明轮子」:顾名思义它是一个很蠢的行为。但实际上,这是因为存储软件跨硬件底层和应用层,且需要支持各种不同平台的客户端来配置和使用。因为有了这套自己的工具,IBM 的存储软件才得以每个改动都按时保质在不同 CPU 不同操作系统的各种大型机小型机上发布,并且编译出来的可执行文件也比常规编译器更加精简,运行速度更快。

那么,究竟应该用什么原则来衡量 build 还是 buy 呢?

III)How

1)判断业务价值

只要是影响业务价值的事情,就应该自己做:因为利润本质上是你创造的价值减去成本。

如果你的业务是线上教育,那么教研、课程制作和服务就应该自己做。如果你的业务是块屏,那么内容和服务就可以外包。

在某些更细的地方也应该这样决策:如果你做游戏,是靠策划和情节或者网络效应取胜的,那就可以用现成的 VR 引擎。如果你是要做一个有划时代 VR 效果的游戏,你可能就需要自研。

很多最好的餐厅都自己种菜养猪,因为供应链的人永远会有以次充好的动机。

当然,识别什么地方有「业务价值」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实际上,这是有一些人比其他人赚得多,干得好的根本原因。

2)最小化外部依赖

判断了业务的核心价值之后,要最小化这部分系统的外部依赖。有一段时间因为「上云」或者说「线上化」,一些商业作家或者架构师会鼓吹把各种各样的工作数字化然后外包。

实际上你每外包一个部分,就给自己的核心业务引入了外部依赖并且也引入了信息不对称。比如我们以前做车货匹配,电话客服是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服务部门:大量的货车司机文化程度低,也没有时间打字,他们遇到问题都会打电话。我们的业务负责人从成本考虑曾经使用过 BPO,但这样做的结果是用户不高兴了我们也无能为力,甚至我们根本没有机会知道司机不高兴了。

建立了一个外包客服中心,其本质是你决定不听用户的意见,而是付笔钱(精神损失费?)交给外面的人听。

3)是否有例外

有,那就是你搞不出来。如果你选择自己搭团队做某个事情,却总是搞砸且一点路径都找不到,那就不要自己搞了,买现成的吧。但是如果是这样你还在创业,我感觉买回来的系统、设备、服务,也救不了你。

以上。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