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如果不用出门和全国人民「聚堵」,在家看书是个好选择。
看啥呢?中文试试《金瓶梅》,英文试试《Bring Up the Bodies》。
《Bring Up the Bodies》的作者是上周刚刚去世的 Hilary Mantel。
作为唯一一个两获布克奖的女作家,Hilary 大器晚成,50岁了才靠克伦威尔三部曲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但一成功就名满天下,卡梅伦访华送克强总理的也是她的小说。
我感觉她走得非常突然(因为印象中年纪不大),上网一查,才知道她 20 几岁就因为疾病切除了子宫和卵巢,从此长期和病痛做着搏斗。
她的脸看起来怪怪的,也是因为药物的副作用。
但知道了她的人生际遇,突然让我理解,为什么成名后的她,离群索居,和主流社会保持着距离。跟她有关的新闻,也往往是挖苦皇室或者冒犯先烈。
更重要的是,好像能够理解她那独特的笔法,是怎么来的。
她的书,写的都是历史,而且是从莎士比亚开始就被人反复写过的都铎王朝的历史:所以要再写出新意是很难的。但她发明了一种方法,就是用现在时态(一般历史小说都用过去时),结合大量的白描、对话,闪回、倒叙,让你觉得自己好像是开了上帝视角,陪伴克伦威尔在内的各色人物生活在波澜壮阔的起伏世事中,无意听到了他们的想法一样。
这种不直截了当地描述事件,也不对每个人指点评价的书写方式,很高级,当然,也有点挑读者。
这很像我今天又一次推荐的《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