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iel

我在看什么(5) - 《A General Theory of Love》

这本书,是正经的学术著作。几个作者是研究 limbic system(边缘系统,包含海马体及杏仁体在内,支援多种功能例如情绪、行为及长期记忆的大脑结构)的大拿。

里面有蛮多有意思的结论,比如音乐对大脑的作用,情绪的神经谐波,还有一个核心话题是,感情究竟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他们观察到,关系破裂——比如感情里分手或者工作中被背叛——带来的强烈反应,是一种原始的,大量哺乳动物都会有的反应:

Take a puppy away from his mother, place him alone in a wicker pen, and you will witness the universal mammalian reaction to the rupture of an attachment bond — a reflection of the limbic architecture mammals share. Short separations provoke an acute response known as protest, while prolonged separations yield the physiologic state of despair.

这种情况下,人一开始会烦躁和焦虑,然后进入昏昏欲睡的状态(通常伴随着抑郁症)。而且,如果是突然关系结束或者长时间的预期外的分离,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损害,对心血管功能、激素水平和免疫反应都会产生破坏力。

然后书里说,好在,就像它的副作用一样,一段良好的,充满信任的关系(不管是爱情还是友谊),也会校准边缘系统让人进入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

A relationship is a physiologic process, as real and as potent as any pill or surgical procedure.

……

Total self-sufficiency turns out to be a daydream whose bubble is burst by the sharp edge of the limbic brain. Stability means finding people who regulate you well and staying near them.

读到这里,我会觉得,这算是,从科学上论证了,从某段不好的关系里走开,或者,经营一段好的关系,人就可以过得舒服一点。

但哪有这么容易呢?人,大部分时候,就像 Alain de Botton的那个著名视频里一样,是很难改变的。

所以,虽然这本书,名字翻译过来,大概叫《爱的基本法则》。但真正的基本法则,我觉得是在下面这本《Between Friends》里。

我是看 Hannah Arendt 和 Martin Heidegger 的情书集,偶然发现这本书的。Hannah Arendt 是德国的作家和政治理论家,也是我心里面 20 世纪最睿智的女性之一。她 1944 年在曼哈顿泡吧的时候,偶遇同样是作家和政治活动家的 Mary McCarthy。从此两人保持了接近三十年的通信。

这本书之所以很值得读,是因为你可以看到大概两位非常理性的女性,在严谨地对彼此的作品提供全面的反馈,精彩地讨论从意识到康德到政治的各种话题之外,又分享了挺多人类最不理性的困惑ーー爱情。

简单说,有点像两个谢耳朵在偷偷交换恋爱心得:并且是以一种不知道以后会被公之于众的坦诚状态。

里面有一段,就是 McCarthy 在爱上那位 Broadwater 后,告诉 Arendt 对方虽然有一些问题,但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他。

Arendt 引用了 W·H·Auden 的诗,劝自己的朋友不要试图当「crooked corkscrews of the heart」,因为人是很难改变的。McCarthy 在回信里面辩论说,如果是这样人和人之间还爱个毛啊不如自己是啥样就继续自己过得了:「What’s the use of falling in love if you both remain inertly as-you-were?」

Arendt 的回信很精彩,特别是那句「 you can’t expect somebody who loves you to treat you less cruelly than he would treat himself」,讲出了人类几千年来很多悲剧最核心的问题。

但,McCarthy 还是没有听从好友的劝告,继续保持着和 Broadwater 的接触。

结局是什么,我现在不会告诉你们…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