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iel

肯尼芬框架

目录

上一篇主要说,现实世界就有不确定性,无论是人类进化过程里形成的天然的对不确定性的抵抗,还是你的原生家庭成长经历带来的后天经验,还是你所处的组织和内部外部环境,都有可能让你产生「内生的抵抗力」,对一切带来变化的决定或者行动都比较拖延。

有朋友留言说,你开了个头,没有然后。

其实文章里说了,接下来会讲一讲肯尼芬框架(Cynefin Framework)。

它是什么

很多时候解决问题最难的地方是搞清楚问题究竟在哪里。

所以扫描工具往往比治疗工具更难造1

肯尼芬框架就是我自己觉得特别有用的「扫描」工具:因为它既扫描了外部环境,又扫描了你内在可能是卡在哪里了。

它是威尔士学者,知识管理大师 Dave Snowden 在 1999 年供职 IBM 时提出的。网上可以找到一些它的图片:

Don't touch me...

乍一看可能不太好理解,我把它代入一个现实生活里的角色,来解释一下。

系统和能量

假设你是公司里的一名管理者,如果让你把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团队状态分两栏写下来,大概会是这样:

  • 想要:井井有条、各尽其职、高效执行…
  • 不想要:无序、混乱、没有流程、没有抓手…

为什么呢?因为其实管理本质上主要是两个东西:系统和能量。

被你管理的是整个系统,而你用来管理它消耗的则是你以及组织的能量。

有一些管理经验的人大概都知道我接着要说什么:因为系统总会熵增,要想保持熵甚至熵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要输出大量的能量。

从德鲁克到波特五力到贝佐斯,一代代的管理大拿们反复强调着这点。

其实肯尼芬框架的下半部分,就对应着两种极端的状态。

Don't touch me...

Chaotic 意味着,整个系统的状态极度混乱,很可能你根本没有办法通过你的能量让它走向有序。

Obvious 2意味着,整个系统已经程序化,管理和执行都可以「无脑」流水线操作了。

肯尼芬框架最大的贡献是在这两个状态中间加入了两个状态:繁杂(Complicated)和复杂(Complex)。

繁杂和复杂不一样。

花费 100 亿美元,历时 30 年造一个 Webb,它是一个繁复而庞杂的任务,但是仍然有极高的确定性:专家们是有谱的。

天气预报,交通预测,控制新冠传播,这些叫复杂系统,它也极高的不确定性,甚至离混沌常常就一步之遥:没有人可以说,我有能力按图索骥。

为什么加了这两个状态很有用呢?

首先要理解的是,作为一个管理者,你面对的系统不会只有一种状态。

《哈佛商业评论》讲解肯尼芬框架的那篇文章里,举的例子就是 1993 年芝加哥枪击案后,作为行政主管和警察部门的发言人,副局长 Walter Gasior 同时面对着四种状态的系统。

其次,只要是有点儿追求的人,是不愿意处于下面那两个状态的。因为不管是已经流水线了,还是极度的混乱无序,都有点浪费时间。

因此一旦脑子里有了这个框架,你会有意识地扫描这四个状态的比例,并且努力去面对甚至去追求解决繁杂甚至复杂系统的机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当你去面对或者追寻这些机会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接受的大部分学习和训练,主要集中在如何面对 Obvious 这个状态的系统。为了搞定 Complex 状态的系统,你会努力成为专家,习得很多冰山下的知识和实践。然后为了搞定复杂的系统,你…

所以,这个框架真正厉害的地方是,如果你知道并且在运用这个系统,你大概率也是一个不安于面对流水线工作的人。脑子里面有这个框架,就好像开车的时候有仪表盘一样,它可以更好地保障你顺利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但说实话,真正要到达新的阶段,仍然是很难的。

内观和外照

前面代入了一个管理者的角色,来介绍肯尼芬框架。

真的学会了使用这个框架,能解决的绝不仅仅是管理上的问题。

本质上,今天你生活里面的大量的冲突,都是因为世界已经在万物互联之后,变得极其复杂和不确定:对单独个体来说,其实是有点过载了。

但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还是工业时代的,偏确定性和规则主导的。

这种内外部环境下,人类那种对于已经驾轻就熟的生活就觉得无聊,但是对还没有办法完全掌握的生活又觉得恐惧的冲突,会被大大加剧,从而使很多人感觉到无力或者说意义感的缺失。

用好肯尼芬框架的第一步是「外照」:你得看懂你面对的是个什么局面。是麦当劳里做薯条一样的,还是说搬家到一个新城市然后安家立业。

第二步是最难的,我称之为「内观」:知道了系统的情况,你用什么样的能量去收敛它。

繁杂的系统,需要的是「专业力」:因为还不是完全 SOP 化的,需要一点自适应的弹性,需要一些经验。

这已经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的了,所以 BAT 里面那么多优秀的人就是「专家」。

要驯服复杂的系统,就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更高的层次了。

这涉及到成人发展理论。

成人发展理论有不同的派别,灵修的,冥想的,信仰的,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取向。

作为工科生,我比较认可的是师承哈佛大学专门研究自我发展(ego development)的老师 Jane LoevingerBill TorbertSusanne Cook-Greuter 的分支,因为这几位在研究上最为实证取向。

这部分,留到下次吧。

  1. 其实无论是医生看病还是程序员 debug,都是这么个道理。 

  2. 有一些肯尼芬框架的图文里面也写成「Clear」,大概是都用「C」开头更有气势更好记一点。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