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iel

推行微服务架构的最大收益

作为行业里面最火热的名词之一,「微服务架构」在AmazonNetflix等大厂取得的成功,大家算是耳熟能详了。

但是作为 CTO、技术 VP 或者架构师,要把你服务的公司或者项目加入到「实践微服务并取得成功」的列表上,难度其实是很大的。仅仅是把自己的系统打散成多个服务,就有很大的成本。所以 Martin Flower 也提醒过要当心入坑。

所以看到各种会议,博客,社交媒体上实施微服务架构的经验分享时,要明白这里面真正的成功并不在于对各种技术的应用,或者说,在成功利用 Docker、Kubernets 或者 SpringBoot 等等性感的技术之外,微服务架构带来的最大的收益并不简简单单是技术的落地。

最大的收益

微服务架构真正的收益在于形成小而美,能胜任各种职能的扁平化,自组织,自管理的团队,完成在传统组织架构下无法完成的拓展性和创新性工作。

两个披萨的团队

Amazon 的「团队规模应该控制在点两个披萨就可以吃饱」的规则很有名,Jeff Bezos自己说

Managers: We need more communication on and between our teams Bezos: No. Communication is terrible」

要构建自组织的,创新的团队,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沟通而是 更有效的沟通。这点说起来容易也很好听懂,但要做到其实非常难,只要看看你自己手机上那 50 多个工作原因拉的微信群就知道。

但我们可以在团队规模较小的时候开始尝试。所有人一起办公,培养起友谊和信任,产生化学反应互相激发:这样发生group think或者social loafing的几率就会变小很多。

J Richard Hackman在研究了团队和组织之后指出,团队里面的人之间的沟通和人数的关系是:

(n*n-1)/2

如果人数 n 不断增加,顺畅沟通的难度就会变大,团队的效率就会降低。

Hackman 建议的人数是 10 人以内,Amazon 一般是 6-8 个人,海军陆战队是 4 人一个编组:也就是说,人数不需要那么死板的规定,只是应该比较少。

其实要感受这个不需要那么多理论,回忆一下参加一个婚礼时在餐桌上沟通的质量,和跟两三个朋友喝个茶沟通的质量对比一下,就明白小团队的优势。但我还是推荐好好读读 Hackman 关于团队的文章

多功能团队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团队有各种功能,而不是负责开发、测试、产品、运维的某个单一方面?

Bad behavior arises when you abstract people away from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actions

创建团队在功能上的清晰分界,就跟告诉住宾馆的人弄脏了房间是服务员来打扫一样,是在鼓励「坏行为」的发生。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应该在编写质量上乘的代码的同时,关注可测试性、易维护性、安全性、性能、可扩展性和易用性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如果你划分了 DBA、OPS、QA 等职能团队,开发自然而然的就会认为自己把功能实现出来,工作就完毕了,下面的话就会出来:

  • 「我哪有时间测试,那是测试做的」
  • 「数据库的变更找 DBA」
  • 「我只负责这个功能的实现,基础设施和运维负责它的高可用」

要防止这些对话发生在你的团队,就需要引导和宣扬「一专多能」的文化。在很多成功的公司里面(Amazon,Netflix,Facebook,Google)都很强调这点,比如 Amazon 著名的「谁编写,谁负责」。现在行业里面很流行另外一个热词 DevOps,实际上 DevOps 的本质是 Dev 在前的,甚至不应该有专职的DevOps部门

康威定律

软件开发里面,技术问题远没有人的问题难解决。所以康威说:

organizations which design systems … are constrained to produce designs which are copies of the communication structures of these organizations

要如何打破内部各个团队之间的壁垒呢?除开自顶向下的进行组织架构的变更,还可以尝试内部开源。

内部开源

一旦你打破职能壁垒,构建起小的,多职能的团队,就能够看到这些人为了构造一个高质量的软件系统,一起努力。他们的工作形态其实挺像开源组织的:大家都可以发表意见,都可以贡献代码,对最终的发布负责。

这样的团队形成之后,在他们的输出基本稳定成形后,就可以开始尝试内部开源。

总结

微服务架构的各种成功案例和大家拥抱它的热切姿态,很容易让我们觉得它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其实微服务架构里面很多基本指导原则,SOA 里面都有。但后者最终的失败就在于,虽然技术上有一整套 WS-*的规范,但是却没有在组织结构上做相应的适配,所以陷入了康威定律指出的死路。

技术和流程当然很重要,但是它们的推动,永远是靠人的,因此,组织结构先行,全员参与,共同为建设能够输出高质量系统,快速响应需求变更的团队努力, 这才是实践微服务架构或者 DevOps 对一个公司最大的收益。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