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创业界的一大盛事就是 YC 的 CEO,斯坦福的退学生Sam Altman联手斯坦福大学,开设了课程 CS183B:How To Start A Startup。十周共 20 节课程请来了各路顶尖人才,从创意、产品、团队和执行这四个 YC 认为创业最关键的维度分享了如何进行创业。
如果你自己是创业者,个人建议是整个课程可以好好看一遍,反正就算你不会翻墙,因为 YC 巨大的号召力,国内也有人为这个课程专门做了镜像网站并配了字幕。
如果你是蠢蠢欲动想要创业的人,不妨看看 Sam Altman 给出的这个课程的简化提纲,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这样的生活:
- 创业应当从创意和想法开始,而不是一来就开一家公司。当创业还只是围绕一个创意或者一个项目的实现时,承受的压力会小很多,就更愿意接受那些看上去稀奇古怪但实则能量巨大的想法。就算非要开公司,最好的思路也是去集合各式各样好玩的想法并实施。
- 而与之相反,当你拥有了一家公司的时候,你会面临压力,从而导致对各种各样的想法产生过快的判断。而如果只是一个项目,你就可以花更多时间去确定它是不是真的是一个好的方向: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创业真正开始之后,你将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个方向。
- 团队中,至少有一个技术合伙人(这个人能从技术角度去帮助实现公司希望拥有的任何产品)
- 通常来说,选择一个高增长市场远比选择一个份额巨大但增长缓慢的市场要好。特别是如果你发现的高增长市场正好是其他人忽视的。
- 最好的创业想法是那些看起来很糟但其实非常好的想法(你得具有非凡的信心和判断力)。
- 去创造直击人性的事物。即便是在其他点上都输得一塌糊涂,但只要做到这点就够了。另一方面,如果做不到这点,其他所有的点都非常出彩也都无济于事。
- 一旦将创业从「好玩的项目」切换成为公司运作,请果断而且迅速的行动。这时候,不能再花费数周做一项决定,而需要迅速试错:思考一个小时,在下一个小时就得到结果。
- 让自己变得强大,而且强硬。前进的道路会充满艰辛,即便你自己也会一次又一次的怀疑自己。
- 找到办法让自己的产品被它们的用户触碰到。一开始即便是靠人力也要做到这点(推荐阅读:this)。
- 倾听用户的声音,改善产品,然后继续倾听,直到一些用户开始爱上了你的产品(这时候,最好是一小撮,而不是一大群)。而且,请不要在用户是否喜欢你的产品这件事情上欺骗自己。
- 尽可能的降低你的资源消耗速度,直到你确定你的产品已经捕获了部分用户的芳心,而降低消耗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缓慢增加招聘。
- 规划商业策略,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做。然后,偶尔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一下,如何抵抗自己制定的商业策略。请记住,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会需要并且成为垄断者的 (in the Peter Thiel sense)。
- 在融资前一定读读这个
- 忽略媒体的报道,特别是那些称赞的报道。
- 在公司的早期就一定要盈利。
- 尽可能去雇佣那些最好的员工,无论你花费多少时间去寻找他们,都不过分。多给你的员工一些股份,提升他们的期望。聪明、高效的人总是渴望成功的。(推荐阅读:this)
- 当你发现自己雇佣了错误的员工之后,请迅速开除他。
- 不要和那些你合作起来感觉不那么良好的员工(甚至是合伙人)、伙伴、投资者一起共事。
- 尝试去摸索规模化获取用户的方法,这时候你需要做的是硬着头皮去学习销售和市场营销工作。顺道说一句,通过花费超过用户价值的价格去获取用户虽然在时下很流行,但请记住,这并不可取。
- 持续关注用户的增长速度,别停下来,这是衡量一个公司 CEO 是否合格的最好策略。如果你偶然发现自己说出了「我们的目标不是用户增长」这样的话,请仔细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把时间花费在了其他错误的事情上?当然,也记得别让自己被那些虚荣的指标欺骗。
- 一个成熟创业公司的状态是:公司每个人都能全身心投入到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当中。这种投入对于几个创始人来说更是至关重要。创业圈里面流行的关于「传教士与雇佣兵」的区别的确存在,而且非常明显。
- 不要在那些无所谓的事情上浪费时间(这些事不包括产品开发、与用户沟通以及用户增长等,它们都很重要)。比如,沉溺于讲述如何创业的电影或者书籍,与律师或会计开会,参加各式虚张声势的推广会议等。
- 相反,请将精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每天找出两三件最重要的事,这时候变身成为一个工作机器,专注其中,忽略任何外部的干扰。
- 不要找任何借口,做需要被做的事情。
- 学习对团队的管理,让小伙伴们都开开心心的。千万别忽略了这点,真的非常重要。
- 除开创造一个伟大的产品,如果想真正成功,还需要创造一个伟大的公司,所以多花点时间去思考公司文化。
- 不要小看人脉关系的重要性。
- 在你真的确定想卖掉自己的心血之前,忽略那些收购意向。事实上,如果一些公司能够避免类似失误,他们也许已经非常成功了。不幸的是,它们过早被收购导致了关门。
- 努力工作,这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虽然每个人都希望走捷径,但目前看来尚未出现。
- 保持这种状态工作十年。
个人觉得,说得非常实诚,真正在花心思做自己的产品的公司肯定能收益良多。当然,最后那句也是最关键的一句:毕竟是九死一生的创业嘛,回档再多次也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