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iel

Quartz Composer和Origami试玩

这篇不是教程,不会讲述怎么安装需要的软件,怎么用它们来做软件原型。只是记录分享一下我对这套东西的感受和评价。

动态设计,也就是Motion Design或者是Motion Graphic Design其实已经火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你只要经常去 Dribble 上逛就可以看到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国内的团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追赶,目前这方面的水平也很不错:从去年开始,BAT 的大多数 App 的 splash 或者 tutorial 都已经不再是静态的图片而是动态图了。

当然,除开看起来更加狂炫帅富屌的 splash、tutorial,本座看重动态设计的原因其实是它在原型阶段的作用:如果 UX 的团队会制作动态图,就能展示软件实际的操作流程,效果比传统的需要脑补的静态 Wireframe 要好太多。

不过从本座开始关注这种设计方法到现在,主流的动态设计流程一直是先在 PS 里面做静态资源,然后在 AE 里面导入静态资源做动画,最后生成 mp4 格式视频,然后配合 QuickTime 或者别的什么软件生成 gif(比较详细的描述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这种方式对本座来说上手就略显太重,换句话说,不是财大气粗的 BAT,需要考虑:

  1. PS+AE 很贵
  2. 会这两个东西的 UX 人才很贵

接下来事情似乎有了转机:Quartz ComposerOrigami的组合自从 Facebook 的 Paper 推出之后在网络上被风风火火的讨论了一把,然后不久Facebook就开源了后者

在有 Origami 之前,本座就看 Facebook 的设计主管说他们内部用 QC 做原型设计就去学习了一下,结果感觉实在是云里雾里。这次又了 Origami 之后,经过几个小时的试玩,我得到的感受如下。

首先,这套免费的工具非常给力:除开不要钱,不难用之外,给力主要是因为 QC 的 patch 设计带来的高度可重用性:其实 Origami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堆 patch 而已。

其次,这套工具也称不上「photoshop for interaction design」。你仍然需要使用 PS(或者 Sketch 等等做图的软件)做上游,把静态资源做好,然后导入到 QC 里面完成动态效果。这种”设计-切图-导入-动态化”的模式其实还蛮像一度风靡网络的 flash 的制作流程。

最后,如果你是程序员,习惯了写 CSS/JS 来控制界面,要适应 QC 的图形化编程(类似 VB 那样先选控件再改属性然后绑事件)还是蛮蛋疼的。比如它里面的设定偏移量来定位元素的方式,就让本座觉得用起来非常虐心。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