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ciel

《奥本海默》(1) - 如是我闻

「奥本海默」这四个用中文写起来读起来都还感觉不错的字,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本来没啥意义。

比如我,只知道他是曼哈顿计划的总指挥,原子弹之父,以及他跟吴健雄、杨振宁、李政道的一点轶事——也不是因为他,完全是冲着那些大名鼎鼎的华人学者我最有印象的一句话就是他在李杨交恶之后说,「李政道应该不要再做高能物理,而杨振宁应该去看看精神医生。」

所以他会成为诺兰新电影的主题,有点让我惊讶。

但后来看到,这部电影的缘起是诺兰读了在普利策拿奖的奥本海默传记《美国普罗米修斯》后念念不忘,就觉得很好理解了。

科班文学系出身的诺兰,擅长改编文学作品他之前的《记忆碎片》、《致命魔术》也都是改编自同名小说。

很多人爱讨论他的多线程和多时空。其实在我看来,这就是编剧上的文学化:小说在叙事上比电视电影拥有更多的灵活度,没有因为考虑画面逻辑带来的局限,可以天马行空地在多条叙事点甚至多个人物视角之间游走切换。

诺兰强的地方是,他总能在保留原著多条叙事线的前提下,通过恰到好处的配乐和充满技巧的摄影与剪辑,创造出比文字更丰富的视听叙事,让观众感受到结合文学与电影各自所长的陌生的冲击感。

但这毕竟是一本科学家传记。

科学家的一生往往没那么多戏剧性。搞出来的成果,不在数学层面去表达和理解,也很难真正感受到其伟大之处所以科学家的传记电影,并不好拍。《美丽心灵》、《万物理论》、《模仿游戏》…都是把里面的一些好戏剧化的情节戏剧化了,变成了类型片

偏偏诺兰在拍摄笔记里写了:「不管怎么看,J·罗伯特·奥本海默都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人。」后来诺兰接受《纽约时报》访谈,说「我们好莱坞多少会有一点夸张的表达,但我的确坚信他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因为他给了人类毁灭人类世界的力量,这是前所未有的,发明印刷术的人也没有…」

这就很有意思了,奥本海默究竟为啥有这样的重要性呢我这么说,倒不是觉得奥本海默毫不重要。只是看到诺兰的话时有些诧异,毕竟跟其他科学家比,奥本海默的成就在我看来也就如此而已,更不用说放到整个人类这个范围比了。

看完之后我觉得,这部电影简直不是一部科学家传记电影,而是一部法庭电影。

也因此,奥本海默的重要性,体现在他受到的审判,以及他在审判中的表现。

所以奥本海默波澜壮阔的一生中的那些崛起、斗争、衰落、余波,他以及他周围的人身上那些丰富的戏剧性,只要与主题无关,都被诺兰无情地忽略了比如他求学时把氰化钾注射到苹果中,想要毒害因为他糟糕的实验室技术而羞辱和惩罚他的教授。比如他在马克斯·玻恩手下时因为在研讨会上过于喧宾夺主,一众大牛同学联名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是玻恩要奥本海默安静下来否则就换个老师读博。比如他是著名的美男子,举止极其有魅力,以至于大学里他的学生会试图模仿他。再比如费米,曾经在「三位一体」实验当天对着天上撒了一把纸屑然后算出了原子弹的当量。这些有趣的细节本来我都以为诺兰会大书特书。

整部电影的高潮部分锁定在黑白彩色双线推进的两场听证会上。

一场是针对奥本海默自己的闭门安全委员会听证会,另一场是始作俑者的商务部长候选人施特劳斯在参议院的提名听证会。

两场听证会都是典型的法庭戏,情绪紧张,对白激烈,个人生活和私密细节被和盘托出,最终在让观众感到义愤填膺或老天有眼的判决结果中落下帷幕,让人仿佛经历了马基雅维利式的权力王国。

下一篇

欢迎留言